姬如玉已经再次拿起书简,这可是颜子师叔交给他的颜家儒学典籍,千金万金都难以买到的好东西。自从那日东临高峰观沧海,颜子师叔已然是与北冥子的态度相同。
虽然说做不到支持,但绝对不会阻拦他的大计划,而这正是姬如玉梦寐以求的最好态度!
听到沐雨的声音,他笑着摆手道:“秦国不止兵戈强盛,国力亦是富足。虽然说律法有些严苛,但关东六国还真没有秦国的盛况。商鞅不愧是法家的先圣,毫不犹豫的说,他改变了一个时代的未来。”
“说到底,秦国大器,舍得钱。就这样的手段,就足以让关东六国遭受诸般磋磨!”
沐雨自幼跟随在姬如玉的身边,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不是什么朝政白痴。旁人听得或许有些疑惑,但沐雨却能感受到,自家少爷对于秦国未来的看重和期待。
的的确确,比起昏庸无为的六国君王,四世英主应运而生的秦国,已然有了霸绝天下的国力和战力的资本。
“大学之道……”
自从那日与东君交手后,因为子慕等学子的帮助。姬如玉的浩然罡气再次发生疾速的蜕变,由浩然罡气转变为一力破万法的浩然意!
自从询问过子慕的意思,姬如玉正式带领他们修行读书,称呼也由当初的夫子转变为先生。虽然明面上没有收他们为徒,但谁都看得出来姬如玉有这方面的想法。
姬如玉对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读书,不断而又简单的去读书,只要他们四人读通读懂【大学】。
每日旭日东升之前,姬如玉就会带着他们来到高峰沧海,迎着初阳而念诵那早已倒背如流的太学。因为有姬如玉的浩然意引导,子慕四人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已成功凝聚出了浩然气。
“先生,这已是第八日,今日是才识论证大会的巅峰。”
子慕是儒家学子的名讳,就像韩非入了小圣贤庄,有了韩子非的名字。当他学有所成离开后,才会真是真真正正的韩非。
子慕原名百里慕,乃是边陲小国卫国的出身。祖上也算是书香门第的世家,否则哪有资格加入小圣贤庄,缴纳庞大的学杂费用。
那可是一年十金,能让一家三口使用一年之久的费用。
子慕的性格较为仁厚,很有长兄如父的风范,可能跟他长子长孙的身份有关。作为四位学子的领头人是再合适不过,姬如玉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伏念的影子,虽然两人的资质才情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分。
接过沐雨服侍姬如玉的重任,不止态度谦卑而好学,更是事事为姬如玉考虑。知道大会的事情不容耽搁,子慕不得不硬着头皮而出面提醒先生。
才识论证大会,囊括辩合,对弈,时政和国政四个部分。辩合的部分由姗姗来迟的名家,从家和儒家的手中取得。
白马非马的问题,其实是把双刃剑。能以大道辩的名家不敢开口的,至少是颜亿和鬼谷子的级别,以他们大佬的身份下场显然是丢不起那人。
可是以狡辩和不要脸的下贱招数取胜,又非是儒家和家的风格。
名家那耍嘴皮子的风格,让诸子百家感觉其人憎狗厌风格,甚至如今都已经不想和他们“玩了”。
要知道名家比起儒家的内乱更好玩,名家的剑若是胜过嘴,立时就会被诸子百家弃之如敝,甚至有些盛会连名贴都不会发。
可若是名家的剑胜过了嘴,那诸子百家就更头疼了。罗网刺客都是些见钱眼开,不顾生死的玩命之徒,诸子百家想跟名家玩都玩不起!
一言不合就拔剑,说声“匹夫”都算在夸奖他们。才识论证大会的首日,姬如玉只是听了片刻,就神情愤然的离席而去!
好在他还年轻,更未束冠成年,否则乱了儒家的规矩必然被乐正子当面唠叨教育。
每每想到首日的辩合,姬如玉就不得不佩服在场大佬“忍辱负重”的心态。居然可以无视无数只苍蝇的不断骚扰。表面看起来听得津津有味,心中则是静心而享受昏睡的乐趣。
“大宗师”,果然恐怖如斯!
至少姬如玉子扪心自问,绝做不到王婵前辈这般。于双眼中静心推算,演练剑术的高峰!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