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成年时自创功法,游历江湖的豪情。见到妻子的欢心愉悦,甚至还有红尘炼心的畅快,最后则是布局筹谋大宋江山的盛世安康。
就在扫地僧迷迷糊糊的醒来时,不知不觉已然泪流满面。因为他感受的正是玄幻的生平,曾经波澜不惊而又空寂冷漠的武道真意,终究还是被慈悲真意破碎而毁灭。
慈悲不是圣母的慈悲,唯有心中还有善念才能度化。
玄幻的慈悲不是仙佛的慈悲,没有天下无不可度化之人的慈悲,他的慈悲只是路遇不平而存有善念的度化慈悲。
就像度化心中想念儿子的叶二娘,度化存有懊悔的玄慈等等。力所能及助他人走出困境,迎接崭新人生的慈悲,才是玄幻真正的慈悲真意。
玄幻的慈悲不止是对个人,亦是对家国和大宋的慈悲。他教导宋文帝勤政爱民,民为贵而君为轻的慈悲。
为了大宋的百万子民,教导宋文帝挺直大宋脊梁,文臣治理江山,武将守护边疆,而文武并重治理大宋盛世的慈悲!
经历种种生平的扫地僧,再也不见刚刚那种冷漠,甚至苍老的面容上留下了七情六欲的泪水。
…
…
没有恢宏壮丽的交手,更没有搅动风云的手段,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静祥和。就像春雨滴落大地的无声无息,悄然间已是天地万物的自然变换。
扫地僧已是武功尽废的废人,从他留下眼泪的那一刻起,他的空寂真意已然消散。试问失去武道真意的人,就算空有真气和体魄,也只是怀抱金砖的娃娃!
再也无法锁住体魄的扫地僧,原本只有六十岁的面容,开始迅速变得机器苍老。看着心神晦暗的样子,玄幻无声的叹息不止。
他早已解开了慈悲真意,奈何扫地僧却挣脱不得。终究是堕入苦海红尘,从此心神遍布孽障而挣脱不得。
玄幻挥手示意:“虚竹,虚宁把慕容先生带入舍利塔镇压!”
“谨遵太师叔法旨!”
不知道究竟发生何事的众人,眼见事情已经结束,又纷纷聚拢了过来。在场的也唯有李沧海,隐约间看懂了些许东西,可是这些东西却只能意会,言语根本无法解释的清楚。
玄幻也只能道声歉意,最后表明扫地僧已然是个废人。而且押走的不止是扫地僧,更有慕容父子同为阶下之囚,等待他们的将是终日念经诵佛的凄苦,还有永世不得翻身的囚禁时光!
知悉武林大势的群雄,稀稀落落的走下少室山,至此少林大会终于结束!
……
玄苦担任了方丈,奉行勤俭节约的信念。散去少林寺的耕田和农户后,带领合寺众僧下山而布衣行善。僧人们散去原本趾高气昂,性格也变得极为和善仁和,少林寺的名望在江湖上更是无法撼动。
玄慈则带着叶二娘离开,一丝不苟的开始行善积德,以求赎清以往的罪孽和过错。
虚竹和虚宁则留在少林闭关静修,虚竹成为方丈的候选人后,开始随玄苦修行。而虚宁接手罗汉堂,日后也将成为少林武僧的领头僧人。
乔峰辞去洛阳王的重责,带着妻子和父亲在少室山下归隐,每日男耕女织更是好不快活。就连萧远山亦是含饴弄孙,每日教导孙儿读书写字。
玄幻也正式还俗,带着三女与乔峰毗邻而居。每日不是弹琴奏乐,就是与三女下棋聊天,时不时还会回转大宋皇宫与皇弟吃顿家宴。
自知无法救出慕容复的王语嫣,下了少林后而回转姑苏王家居住。最终在段誉再次的死缠烂打下,还是成为皇妃随他去了大理。
段延庆知道段誉的身份后,找上刀白凤责问。这时段正淳才知道,处处留情的他终究糟了“反噬”。黯然神伤的他交出皇位,最后与段延庆去了天龙寺出家为僧。
赵素英则随李沧海返回缥缈峰,认真修行以盼能守护大宋江山的百年基业,其剑道亦是一日千里的变化莫测。
攻克燕国的大宋而国运大涨,宋文帝又是勤政爱民的性子,励精图治下自然是盛世太平。国力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开始发动对西夏的报复,还有对辽国夺得大宋的疆土而发动反攻。
历经十年不断的酣战,大宋国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的强盛起来。
内有明君主持国政而清明,外有文成武将护国守国。能吃饱饭,子孙世代繁衍,百工兴旺而律法严明,这不正是天下人期待的太平盛世吗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