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章 快告别北海书院(2/2)

“你能保证吗”刘辩认真地注视徐庶,“你能保证六天后最适合坐船”

徐庶表情一僵,迟疑道:“我……我……”

徐庶答不上来,也不敢保证。

刘辩道:“再给你两天时日准备,你且算一算”

徐庶道:“公子,你……你真的相信我”

相信我的学习能力,对天文掌握很透彻吗

刘辩嘴角抽了一抽,无奈道:“我们当中,有谁对天文很精通吗”

徐庶咧嘴道:“——没有!”

连最有才华的荀彧,都不见得对天文很善长。

一下子,徐庶像是找回了自信,保证道:“公子,若你信我,六天后我们坐船,很快就能回去!”

挑了挑眉,刘辩古怪地打量徐庶,不太明白为甚么徐庶又信誓旦旦了。

说好不敢保证呢

随后,刘辩又想:无妨,无妨!假如徐庶不懂天文,他大可请教郑玄先生啊

莫要忘记郑玄先生乃闻名天下的智者,又是收他为高足弟子的老师……不问郑玄先生,还能问谁

心里有了打算,刘辩心情也愈发轻松,应道:“那这几天,我们就早些整理行李罢有甚么需要的,赶紧提前地备好。”

“——好的!就依公子!”徐庶说。

同时,这亦是徐庶代表众人的回答。

目不斜视地,荀彧等人搬运书纸之余,默默地回过神来,也都记起再过四天,大家就要告别「北海书院」了……

真要走了么

不由地,众人暗地唏嘘:走了也好。仔细想一想,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大家把该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比如「北海书院」珍藏的古籍,全都被抄录一份还不止,更别提学子念书时必须用到的相关书籍,更是只多不少!

再者,众学子们连续几十份、几百份的听听写写,堆积起来,也颇具规模。

零零总总,用一辆板车拉走还都嫌少!

这丰硕的成果,谁看了都会眼红,还会感慨团结的力量真大——

不然,这几车的纸量,决计不会只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

……聆听徐庶说六天后在黄县坐船最佳,刘辩仍想寄信给诸葛谨或石越,了解了解刘备、关羽和张飞是否知晓他在「北海书院」,以及从渤海郡南皮县到北海郡阴城的修路进程有没有展开。

他还想知道这边「飞鸽传书」的效率到底有多快!

想到便做,当晚刘辩便找上徐庶,用那两只信鸽分别给诸葛谨和石越寄信——

希望诸葛谨和石越能早点收到

「飞鸽传书」的速度是令人惊喜的。

当晚,刘辩寄信,次日清晨,刘辩居然……居然就收到回信了!

诸葛谨的信件先到,石越的则随后。

果不其然,诸葛谨回复说,刘县令、关将军和张将军皆已知晓刘辩他的行踪。诸葛谨还安慰刘辩勿要着急,因为刘县令、关将军和张将军这三人也假装不知道……

石越则回复说,修路正在进行,但要完全地修好,最少要四十天不可——目前修好的路段并不能支持南皮县快速地到达北海郡,顶多是从二十天的路程缩减成十五天!

但这有用吗

没用!

还太慢了!

刘辩撇了撇嘴:果然不行!看来他还得选择走水路!

紧接地,刘辩回复石越,告诫石越务必把路修好,再给诸葛谨写信,询问坐船从黄县到浮阳县需要多久,并隔半天收到回复:快则需二至四天;慢则七天左右!

这还惊动了诸葛亮。

诸葛亮忙不迭地,也给自家兄长书信一封,通篇思念,期待诸葛谨的来信。

刘辩稍有欣慰:看来徐庶指定的时日,说不定真能用一天就够了

这可太好了!

就在刘辩一行人不动声色打点行装之余,有关「郑玄先生即将前往南皮县,担任北海书院的分部书院——南皮书院的书院长」一事,忽被彻底地传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