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9章 和司马朗比念字(2/2)

幸好诸葛亮没缠着他折腾!

经过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一番闹腾,反倒让刘辩和司马朗等人不知不觉地度过了等待众学子们的时辰。

没等太久,何先最先归来,手捧两筒厚厚的竹简书,喊道:

“公子,幸不辱命!”

刘辩:“……”

喂!瞧你这话说的,活像你是甚么将军、护卫似的,太容易暴露身份啦!

不像话!

刘辩瞟了一瞟司马朗和司马懿等人,瞟见对方并未流露异样,不禁地松了一口气。

何先将两份《周易》分别交给刘辩和司马朗。

刘辩有发现:两份周易的内容完全不同。

何先解释说:“《周易》的内容太多,分为上、中、下这三卷,我只带了上卷和下卷!此是上卷,我把上卷交给公子你,把下卷给了司马朗公子。”

刘辩了然,而司马懿则好奇地伸长脖子,翻了一翻《周易》下卷,问道:“你为何不将中卷也拿来”

何先目不斜视,自觉地站至一角,压根不理司马懿。

诸葛亮嘲笑道:“念字之人,也只两人,多出一卷,你是想把《周易》的中卷一分为二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问!”

司马懿恼羞道:“那为何又带上卷和下卷不能带上卷和中卷吗”

这回,轮到诸葛亮支支吾吾,答不上话来。

诸葛亮瞄向何先,低声道:“何先哥……”

何先迟疑片刻,都不想说自己只是随手拿的两卷,刚好是上卷和下卷……“二弟,勿闹。”这时,司马朗的声音响起,“对方无论拿哪一卷,我都有自信不会输。”

司马懿:“……”

诸葛亮:“……”

老实说,诸葛亮的心情十分微妙。

就在司马朗一句话就稳住自家二弟后,一众学子们终于相继地赶来,纷纷地捧来纸和笔,扬声道:

“何师兄!司马兄!我们来了!”

刘辩和司马朗寻声一望,就见一众学子们跑来,还各就各位,把纸墨放在案几前,跪坐,手握毛笔,做好随时听写的准备。

与此同时,没带纸笔的荀彧等围观群众也站好,摆出竖耳聆听的模样。

见此情景,刘辩和司马朗不约而同地捧起各自的《周易》,即将念书——

但在念书之前,刘辩咳了几声,宣布道:“诸位,此次我和司马朗兄台比试所用到的书籍是《周易》——我是上卷,而司马朗兄台是下卷!

我何辩和司马朗兄台是单纯地念字,不光是要识字,还要念对字——谁要是不识字,或是念错了字,谁就算输!”

众人闻言,眼里划过一丝诧异:这和之前定的不太一样

有人立即道:“何师兄,我们资质平平,我们当中有不少人对《周易》并不熟悉,万一你和司马朗兄有一人念错字,而我们不知道,那该如何处理”

荀彧迈前一前,朗声道:“在下荀彧,字文若,乃颍川人士,对《周易》稍微精通,可辩别一、二。”

“荀、荀彧”一众学子们吃了一惊,“这位学子便是荀彧荀文若被称为「王佐之才」的那人”“是了,是了!我也听过此人的大名!此人乃名士也!是此人监督何师兄和司马朗兄的念字情况,那就没事了!”“哈哈!我就猜到这人是荀彧!先前唐女臣不是也有提到过王佐之才荀文若么是也不是,唐女臣”

唐女臣:“……”

默默地,唐女臣轻轻地颔首,却握住手中笔,抛开杂念,作势专心地听写。

呼~

刘辩吐了一口气:有了文若的担保,这场比试总算能进行下去了……他是万万没料到:只是一场简单的念字比赛,竟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也怪他自个儿,想得太简单了!

好在能开始了!

深深地吸气,刘辩一字一句,朗声地读起。

而一众学子们也埋头,飞快地记下。

刘辩顺利地读好一段深涩难懂的文字之后,拿眼瞅向司马朗。

司马朗顿了一顿,也捧书朗诵,念了一段。

一众学子们再将司马朗的内容逐个地抄下。

就这样,刘辩读一段,司马朗则保持安静,一众学子们则勤快地记录;反之,亦然。刘辩和司马朗的朗读声此起彼伏,累的终归是一众学子们。

令人高兴的是:一众学子们表示乐在其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