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后,整个南皮县莫名多出这样的流言:“你听说了吗咱们殿下,堂堂渤海王,兼领渤海太守的殿下,竟要报名「南皮书院」,说是努力学习,争取毕业!毕竟拿到「毕业文书」后,会有奖励!”
“奖励奖啥”“还能有啥——各种赏赐呗!”
“赏赐——啥赏赐赏赐女人”“这怎么可能别想了,顶多赏钱!”
“赏钱么那也挺好……”“喂!你傻了吗是要先毕业,才有赏钱拿!”
“那敢情好!这报名书院还是免费的,上课也是!好划算啊!要不试一试”
“对对对!殿下都上学了,俺们咋就不能学了——报名后,就能见到殿下啦!你们不好奇吗不兴奋吗那可是殿下啊!”
“是了,是了!殿下!平日能见几回——上次见到殿下,是俺参加冬季长跑比赛的时候!殿下不常出门,错过这次,还不晓得何时有下次!”
“就是,就是!你想啊!你和殿下同是学生,是同窗,哪天你考试了,成绩远超殿下……啧啧。”
“喂!阿土!你又在说梦话了……”
吧啦吧啦地,南皮县百姓们在不同的角落里愉快地讨论起关于「殿下报名南皮书院,欲去南皮书院上课」的消息……原本,大家对学习念书之类持无谓的态度,但因殿下报名南皮书院了,顿觉新鲜有趣,也忍不住去效仿,丝毫不理会自身是否能做得到、学得到。
总之,几天之内,报名「南皮书院」念书的南皮县百姓们数量逐渐呈几何式增长,不限男女老幼,南皮县百姓们对于报名书院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高涨!
刘辩的计策可谓奏效了。
而在袁术等人喜不胜喜的喜悦中,有一支颇具规模的队伍缓缓地来到南皮县……渤海王府邸的门前。
渤海王府邸。
“殿下,殿下。”
这天,刘辩趁着休浴期快要结束时,决定玩一回射覆,并且玩得十分尽兴。
无奈何先太煞风景,非要打扰刘辩的愉快心情。
哪知,何先说:“殿下,有一位名叫荀彧的先生前来拜见……这是拜帖和荀攸先生的推荐信。”
刘辩:“……”
谁
荀彧……来了
还带着荀攸的推荐信
刘辩眨了眨眼,半晌才回过神来,喊道:“何不早报!赶紧通传荀彧先生……不不不!还是本王亲自去接见罢!”
刘辩一边看拜帖和荀攸的推荐信,一边带着护卫们前往府邸门口,去迎接荀彧。
在面见荀彧之前,刘辩看完了荀攸的推荐信。
荀攸只说家族里有一稍微合适的人选,赫然是荀彧,但愿能帮得上殿下你的忙儿。
刘辩边将推荐信连同拜帖全都收好,边是咧嘴一笑,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太好了!没想到荀攸很上道啊——真把荀彧推荐来了!
惜叹,荀谌怎地没来……叹了叹气,刘辩觉得自己太贪心了。
事实上,有荀彧和荀攸就足够了,荀谌么……锦上添而已,没来也没关系。
站在门前,刘辩深呼一口气,并在何先打开府门的时候,缓慢地走上前来。
刘辩一眼就望见眼前的年青男子应是荀彧无疑了。
二十五、六年的年纪,正值年轻俊气,长相与荀攸约有两分相似——刘辩仔细地打量荀彧,发现荀彧与荀彧不是很像……额~算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荀彧风尘仆仆,却掩不住自身散发的一股文人气质,目光炯炯,体形修长,五官堪称完美,实乃绝世公子,再不提荀彧衣身染香,相当好闻……且慢!
他狐疑地瞅着年青男子瞅了半天:貌似荀彧不是赶路么赶路也不忘记熏香
不管了!
说正事要紧!
他朝荀彧轻轻地鞠个躬儿,朗声道:“敢问先生便是荀彧,荀文若吗”
荀彧也不询问刘辩是如何知晓自个儿。面不改色地,荀彧也从容回个礼儿,回道:“正是!在下荀彧,字文若,见过殿下!”
“先生免礼。”刘辩娴熟地作虚扶状儿,把手一摊,邀请荀彧,“荀先生,请进府说话”
“敢不从命。”荀彧拱了拱手,也指向身后的马车和众护卫们,“只是殿下,这一群护卫们怎么安排”
“府内客居很多,足够能容纳大家一起住下。”刘辩豪迈地挥手。
荀彧仍旧原地不动,二度拱手说:“马车呢”
马车
刘辩下意识道:“也让你的护卫们一并进去,如何”
荀彧道:“殿下,且慢。你不问一问马车里有甚么吗”
刘辩便顺势道:“有甚么”
“书籍。”荀彧说,“大量的书籍!荀公达不负殿下之期望,备好了一百份《石经》,还请殿下过目。”
过目现在吗
一百份——大舅舅何进够拼啊!
想到这里,刘辩感动极了,快步地走到马车前。
便见荀彧也返回,从马车里取出一本书籍,交到刘辩的手里。
刘辩好奇地翻看,泪洒心田:太可怕了!全是不加符号的文言文……
荀彧亲自取来好几本不同的书籍,再给刘辩看去。
刘辩看了,既高兴南皮书院总算有书了,又郁闷……郁闷这书为甚么全是文言文,理解起来甚是吃力。
刘辩都能想像得到:未来的学生们读书会如何费力。
“何白!”刘辩冷不丁地命令,“你速去通知修县令,并让修县丞诸葛玄带人也来一趟,把这书籍整理好,先放在……放在客厅处,本王稍晚再来查看。”
“喏!”何白也不废话,当即调头就跑,跑去通知人去了。
刘辩则两眼弯弯,招呼荀彧,说道:“荀先生,这下放心了——咱们先进府,进府后再说。”
荀彧终于没再多话了。
刘辩如愿带荀彧来至书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