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闻言,惊喜急问道:“你可知是哪三等”
通背猿猴道:“乃是仙、佛与神三等,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可与天地日月同寿。”猴王又问道:“不知这三者何处可寻”
通背猿猴道:“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猴王越发欣喜,急不可耐,对众猴道:“既是如此,那我明日就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個不老长生!”
众猴都拍掌大笑道:“既是如此,那我们明日越岭登山,多寻一些果品,一来设宴款送大王,二来也好让大王路上有些吃食。”
猴王不免感动。
第二日,果然群猴设了宴席,寻来如山的鲜果,与猴王一并饱食了一番,又扎了木筏,相送猴王出了大海。
这一去,却正是因缘际会,搅动三界风云。猴王不知,就在其架舟而去,于其身后,那一个个猴儿,相视一眼,却都露出了会心的笑意来。
先前那为其出言划策的通背猿猴转了出来,道:“他这一去,我等之道,却是可成矣。”
群猴闻言,也都笑道:“是极,是极!”
原来,这通背猿猴,实通臂猿猴也。若非如此,只一野猴,怎有那般卓见知识,能晓三界,知仙佛神
这一群猴子,却无一例外,都是玄黄之大弟子六耳的众多化身。
甚至就连猴王,那灵明石猴也是,不过如今未曾知觉记忆而已。
却说猴王这一去,漂洋过海,却是到了南瞻部洲这块大陆,弃舟上岸,就开始了在这南瞻部洲上厮混起来。
又过了些年月,四处寻仙访道不成,一日猴王又起了离开之念,遂再作舟出海。
这一次,却到了西牛贺洲,总是因果注定,在这西牛贺洲上,终于是寻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于其中拜了须菩提祖师为师。
这须菩提祖师,也就是准提圣人的化身。而之所以猴王拜其为师,一则这一量劫,乃是西方大兴,而猴王正是主角之一,二则也是六耳这厮,仗着六耳神通,早就听遍了三界,无论仙佛神圣,其实都能当得他的老师。
有这一层关系,让其的这灵明石猴化身拜师准提道人,却也没什么。
准提道人对其知根知底,知道这猴子实际上神通广大,有万般变化,便也就随意传了几手神通,果然这猴子往往只是一上手,就很快能学会。
根本不需要多教,而传其道法也是如此,其也能举一反三,似乎这些道理他早就懂了而已。
准提道人一点拨,他立刻就明白了。准提道人,或者说菩提祖师见此也是知道,这猴子这般聪慧,却是不得不传授其一些佛道的真正精髓才可了。
否则他这老师当得,却是难以名副其实。如此,收下了石猴,并且赐其名孙悟空,在山上教导了数年,菩提祖师也无甚可教了,便随便找了个理由,将这猴子打发下山。
这猴子学了这几年道,修成数种厉害神通,更是精于变化,这一下山,却是好不神气,先是下东海,大闹龙宫,索了一身披挂,以及那昔年大禹治水,放在东海之中的一块神针铁,又名如意金箍棒。
有了神通,又有了趁手兵器,便越发耀武扬武,加上量劫在即,玄黄也是对其十分关注,暗中推波助澜,这猴子再下幽冥界,大闹了一场,将自己在生死簿上的名讳,以及麾下猴子猴孙的名讳,都一并勾去。
再顺其自然的,让四海龙王和十大阎罗告上天庭,却让昊天十分无语。
这四海龙王也就算了,你们幽冥地府的事,自己啥时候管过了现在倒是破天荒的第一回,竟要自己来主持公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