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8章 我才刚爆兵,你怎么就不行了(1/2)

“阿娘……母后,我们这样擅自出宫,会不会不太好啊?”

到了酒肆门外,两位妇人之中,较年轻的那位——也就是李明陛下的亲姐李令——小声在母亲耳边嘀咕。

杨太后大大咧咧地走在前面,温婉一笑:

“擅自出宫自然是不好的——但我们并不住在宫里,又怎么能出宫呢?”

大明皇帝陛下和他的家眷,就住在平州市区的某处宅院里。

豪华归豪华,不过占地远远没有太极宫那么夸张,也没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宫禁,走出大门就是人来人往的大街。

单就居住体验来说,薄纱幽怨的深宫。

可是严格说起来,那也顶多算是“豪宅”,确实称不上“皇宫”。

“哎呀母后,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令鬼鬼祟祟地向左右张望,紧张兮兮地拉了拉袍子,把衣领盖过自己的大半张脸。

“我们两个妇道人家,也没个人陪护,就这么随意出入酒肆,不太安全吧?”

杨太后睁大了天真的双眼:

“令儿,难道大明律令不许妇人独自上街下馆子?大唐律令也没有这么严苛吧?”

“唉不是,我是说……”

和装傻充愣的阿娘交流,李令只觉得心累。

自从离开了逼仄的立德殿、进入了大明的广阔天地,李令突然发现,阿娘好像变了。

变得腹黑了。

还是说,这才是杨氏的本来性情?只是以前在后宫生活艰苦,所以才一直以温婉体贴的形象示人?

能从掖庭罪臣女眷一跃高居后位,果然得有些手腕啊……

“令儿,在大明的街道上独自行走,怎么会让你感到危险呢?看啊。”

杨太后大大方方地松开厚厚裹着的袍子,大咧咧地将绫罗绸缎、穿戴的金银首饰展示出来。

路人们行色匆匆,除了觉得这位大姐穿搭品味不错、想抄作业的小姐姐以外,其他人都不稀罕往她身上亮闪闪的珠宝翡翠看一眼。

这就是大明的治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不是因为有监控。

仓廪实而知礼节,此言不虚。

“什么才是安全?气势汹汹的护卫?森严的宫禁?”

杨太后徜徉在平州的街头,脚步轻快。

“那些外在的防守再严密,也抵不过人心向背,抵不过富庶的国家、吃饱穿暖的百姓啊!”

看着母亲兴奋又自豪的样子,李令的眼眶都不禁湿润了。

安宁祥和又自由自在,这是当年在宫里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难怪阿娘这么喜欢出来闲逛……

“不对不对,我怎么又差点被带到坑里去了!”

李令摇摇脑袋,把眼泪憋了回去。

“我说的是,母后为什么‘又’支开了侍从护卫,只带着我两个人在酒肆里一坐就是一中午?”

是的,平州虽然说治安良好,但毕竟也是人口百万的大城市,出个神经病弓弩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氏皇族简朴归简朴,那也不至于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唉……还不是因为你那个不省心的弟弟?”

眼看装傻也绕不开这个问题,杨太后无奈地叹了口气,皱起眉头轻轻抱怨:

“他一直担心收紧战时经济会导致民众不满,又不十分相信房相和长孙相的报告,专门写信让我替他探查真实情况。

“如果我身边跟着守卫,百姓如何会对我说实话?

“只能微服私访,方能探查真正的民意。”

李令听得满头黑线,不禁扶额:

“啊……果然。凡是破坏规矩的事儿,和那家伙肯定脱不开干系。

“连他自己都当上了皇帝也还是一样……”

作为从小给李明换尿布的老姐,她才不在乎李明“陛下”有没有在背后打喷嚏。

“不过结果是好的,两位宰相所言非虚。

“大明的百姓不但对民生的倒退没有不满,相反还有些责怪陛下过于仁弱的意思,想要更踊跃积极地支援前线呢。”

杨太后的眉头舒缓了下去,嘴角是真诚的笑意。

“君不负民,民亦不负君,在历史上不失为一段佳话。”

对这段“君民鱼水情”的经纬,全程参与的李令在不禁感到有些纳闷:

“可是那几个酒客说的也没错。李明为什么不将国家重心更多地向战争倾斜呢?

“现在可是在打仗啊,而且对手还是那个……大唐!

“早点打赢不好吗?国家重新归于一统,天下人也能少受折磨。”

李令是完全无法将大明和大唐当做两个国家实体、割裂看待的。

她看不得大唐百姓受苦,所以希望大明的战车能快点碾过他们,早死早超生。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位速胜论者了。

所以,对于李明这拖泥带水的全国动员,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李令早就不满了。

“这当然是因为李明陛下心系民生,迟迟不愿增加百姓负担咯。”

杨太后立答。

这个标准答案太教科书式了,李令斜了腹黑母亲一眼,表示深深的怀疑怀疑。

“李明那厮做事虽然长长不着调,但是事情的轻重缓急还是拎得清的。他自己不也常说什么‘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么?

“现在的主要矛盾,不就是这场争霸战么?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这也是他自己说的,怎么现在反倒纠结起民生了呢?”

老幽州地道人李令语速越来越快。

“归根结底,这场仗还是那小子主动挑起来的。

“怎么在该发力的时候,他反倒起了妇人之仁呢?——

“还是说,母后,此番安排另有隐情?”

李令直视母后,眼中充满了询问。

杨太后深深地看着机灵女儿,片刻,轻声回答道:

“这便是今天我带你出来走走的原因。”

“是让我体验大明的国安民乐?可谁又能与前线的战士共情?他们在山西战场还在挨冷受冻呢!”李令的情绪有些激动。

杨氏开口还要再说什么,被匆匆赶来的护卫打断。

“殿下,您要买的‘三条腿的蛤蟆肉’,我给您买来了。”

护卫队长气喘吁吁地呈上一份纸包的油炸肉。

嗯,杨氏把护卫支开的具体理由就是这个,她想吃‘比两条腿的男人难找得多的三条腿的蛤蟆’。

一个敢提要求,一个敢去找,大家都看破不说破。

“辛苦诸位了。”

在李令无限吐槽的眼神中,杨太后郑重地接过了炸蛤蟆,浅尝一口,转身丢进垃圾箱。

“守卫奉旨离岗”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两位皇族女眷重新回到了马车,一路向东。

李令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低声惊呼:

“这不是回家的方向!”

“是的。”杨氏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是的,这是回家的方向”还是“是的,你说得没错”……李令竟拿捏不准母亲的意图。

论装糊涂,太后绝对是顶尖高手。

看着一头雾水的女儿,杨氏主动补充道。

“我们去平州港。”

“平州港?”李令有些疑惑地重复了一遍母亲的话。

大明首都平州,同时也是一座海港城市,就是后世的唐山港,滦河在此注入渤海。

“可是,港口在城外好几十里。我们去那儿干什么?”李令很是不解。

“你不是想知道,为什么你的小明弟弟对战事的态度似乎很是矛盾,一边迟迟没有全力备战,一边却又亲临前线吗?”

杨氏的嘴角始终带着一抹神秘的微笑。

“这就带你去看看答案。”

答案就在平州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