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6章 卧龙大战凤雏(1/2)

明军呢?人到底去哪儿了?

他们不会没走这条路,或者索性根本就没来朔州吧?

所有在此埋伏的唐军,不论级别高低,脑海里都同时升起了这同一个疑问。

他们能在缺食少粮的晋阳城窝一个冬天,可是在这荒郊野外蹲几天,就已经让这些耐耗王们有点耗不动了。

此处说是进入朔州必经的“大路”,其实不过是两山之间、一道宽一点的夹缝而已。

唐军主力此时就蹲在两边的山上。

这鬼地方隐蔽性确实不错,但是条件嘛,就有亿些艰苦了。

几万人就这么泡在潮乎乎的烂泥地里,一个个大眼瞪瞎眼,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现在正是倒春寒的时候,积雪正在缓缓融化,湿冷湿冷的,体感甚至比大冬天还要再冷一截。

更别提这湿乎乎的软泥,一脚踩下去拔都拔不出来。

更更别提他们一个个都补给不足,饥肠辘辘的。

全体唐军就这么陷在初春刚化冻的烂泥坑里,如同一个泥沼巨人,感觉自己的脚都要泡烂了,身上都要长蘑菇了。

简直是煎熬!

更可怕的是,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根本没个底啊!

谁知道明军什么时候来,谁知道明军到底会不会来呢!

在这种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下,再精锐的部队也会被磨平锐气。

一开始,唐军将士们还士气高涨,期待着一场对宿敌的大胜。

光是想象明军被跳脸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就让他们兴奋到浑身颤抖呀!

然而现在,他们的士气迅速滑落到了谷底。

被连续冻上好几天以后,再狂热的战争分子,情绪也会跟着温度一起冷静下来。

“奶奶的,忍不了了!”

程知节一拍大腿,气势汹汹地爬上山头,去找大总管李世绩了。

“李世绩,你说那帮狗娘养的辽东佬到底来不来了?”

面对瓦岗寨老兄弟,程知节也不温良恭俭让了,直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这也不怪老程沉不住气。

相似的时间,相近的地点,同一个怎么等也等不到的明军。

这似曾相识的场景实在是让他的PTSD犯了,属实是你跺你也麻。

“嘶……”李世绩深深呼吸一口,尽量平静地说:

“此地是大军北上朔州的唯一通道,除非李靖得了失心疯,指挥八万大军强行翻越雪山,这样对他们的损失或许比遭到埋伏更大。

“根据太上皇陛下的圣裁,只要明军决计回城,迟早会踏入我们的伏击圈的。”

他好言给这位被折腾得略显毛躁的老伙计灌了碗鸡汤,同时轻飘飘地把锅甩给了不容置疑的某位陛下。

但是程知节谢绝了心灵鸡汤,追问道:

“老子不管这有的没的。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世绩的语气也强硬起来:

“自然是忠实执行陛下的命令,继续留在这里,伏击明军,直到将其主力歼灭!”

许是这坚定的态度感染了老伙计,老程没有再多少什么,点点头就回到了自己的阵位上。

“呼……”

李世绩将肺中的浊气呼了出去,身形都好像矮了半截。

老程心焦,他作为此战的主帅,比老程更心焦。

这几天,他向着南边代州的方向望穿秋水,等明军都快等成深闺怨妇了。

你们这群贱婢养的反贼,我已经到朔州大街来抓你们了嗷,你们踏马的人呢?!

如果明确知道己方的推测有误,明军就待在总部哪儿都没去,还则罢了。

可是代州的被搬空了,当地老乡也证实明军出营后就往北方进军了。

这么多天过去了,根据正常的行军速度,他们早该到朔州了呀!

明军到底去哪儿摸鱼了?

总不至于被直接打断了……不是,饿断了脊梁骨,翻过太行山回河北吃奶去了吧!

这种处于“来”和“不来”之间的叠加态,最让李世绩感到心烦。

他也不咋地该怎么办了。

在原地继续等吧,一事无成不说,还消耗巨大。

不但消耗宝贵的军粮,更是在消磨着将士们的士气锐气。

再这么守株待兔一阵子,别说打仗了,这支部队是否能保持组织度不散架都是两说。

可是回撤晋阳吧,也是死路一条。

在后勤已经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勒紧裤腰带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果到头来却是空跑一趟。

没有完成任务,怎么向太上皇陛下交代?怎么向被涮了一把的将士们交代?怎么向大唐的江山社稷交代?

个人的责任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这场伏击战或许是大唐翻盘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如果能一举歼灭李靖的八万主力,那么大唐还能暂时还阳,和大明的争霸赛还有得打。

否则,以大唐开足马力都供不起山西前线的糜烂现状来看,还是趁早投了算了。

“我到底该如何是好?婢养的山匪叛贼究竟躲到哪里去了!”

李世绩深刻体会到了老程当时“等待戈多”时的心情。

原本他的计划非常完美。

当缺乏补给的明军行进到朔州城下时,一定归心似箭,只想着回到朔州大搓一顿。

这正是敌人最放松警惕的时候。

在这个节骨眼上,唐军突然“哇”地大喊一声,跳将出来。

想必明军再训练有素,也会和小娘子遭遇剪径劫匪一样,花容失色、惊慌失措、小鹿乱撞、委身于人……

结果没想到,蔫儿坏蔫儿坏的明军居然放他李世绩的鸽子,把他架在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的尴尬境地,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大总管。”

在他最郁闷的时候,副将来报。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该是将士们用暮食的时刻了。”

李世绩眉头一皱,对副将的突然报告感到莫名其妙:

“吃饭的事,由仓曹按例办理便是,还需要特别向我请示吗?”

言外之意是,这种小事也来烦我,那我还干不干别的事了?

然而副将好像没有听懂潜台词,坚持道:

“此事重大,合应由大总管亲自定夺——

“因为军粮不够了。”

嘶……李世绩感到一阵脑壳痛,下意识地揉揉太阳穴。

好像自从去年入冬以来,这句话就一直在他耳边回荡,晚上做梦都能被饿醒……

“在天寒地冻的野外埋伏,将士们的体力消耗比在温暖的军营中要大得多,携行军粮的消耗快于先前的预测。”

副官的表情已经超脱了焦虑,只有疲惫和麻木。

李世绩擦了擦牙花:

“按照现在的速度,我们手中的军粮还能撑几天?”

“能勉强维持我军回到代州。”副将面无表情地回答。

“嘶!”李世绩的脑袋更疼了,让他忍不住喊了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今天不启程回撤,那么唐军就只剩下强攻朔州、或者在荒郊野岭饿死这两条路了!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老问题——

是留是撤?

时间紧迫,士兵的肚子不等人。

李世绩必须现在就做出决策!

他皱眉许久,俄顷,紧绷的表情倏然放松,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

“传我的命令……”

就在他话音未落之时,一声高呼打断了他。

是传令,拖长了尾音。

“报——大总管!”

李世绩的心跳陡然加快,眼神一厉,直直地看着那传令。

不止是他。

副将,护卫,仓曹,普通士兵……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目光集中到了那个传令身上,耳朵竖起。

他们都在等待着那一句等待了好几天的情报——

“发现明军!”

终于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