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3章 长孙无忌:没有,我绝没有跑路辽东的想法(1/2)

第253章 长孙无忌:没有,我绝没有跑路辽东的想法

「阿翁:见字如面。天气转冷,还望阿翁保重身体。辽东比关中寒冷许多,所幸托长孙家列祖列宗保佑,承监国殿下的庇护,不孝孙在辽东还安好。

「不孝孙承蒙监国殿下错爱,奉命执掌辽东诸州民生……

「不孝孙奉命统管内政……

「今天走路上,老百姓投喂了我一个冻梨。好甜,东北物产真丰饶,不知何时回长安给阿翁带一个尝尝。

「不孝孙主管战争后勤……」

回到国公府,长孙无忌将这封来自“敌占区”的密信小心翼翼地掏出来,反复阅读。

从字里行间,他只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速来”!

自从“朱雀门之变”的那一夜,长孙延翻墙离家、跟着李明遁逃辽东以后,这是那不孝孙寄过来的第一封家书。

每个字的字缝里都透着炫耀:

咱辽东是不是很富裕啊,咱辽东人民是不是很淳朴啊都归我管哈哈哈!

“跋扈小儿,治理两个下等州给他治出优越感了。”

长孙无忌自言自语地骂了一句,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笑容。

自从李治摄政以来,这是他第一次露出如此舒心真诚的笑容。

这是为什么呢

最容易被操纵的小外甥成功登顶,而自己也成为朝廷中序列最高的辅政。

两件快乐的事叠加在一起,并没有让长孙无忌体验到双倍的快乐,而是带给了他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和烦恼。

首先,世人一直以为性格暗弱的小外甥李治,其实一点也不弱。

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心机十分深沉的阴暗小孩。

根本不是一个容易被操纵的傀儡。

其次,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实际地位也很尴尬。

名义上是首席文臣,朝廷开会队伍排第一个,发言也是第一个。

但是,他很明晰地感受到,自己与李治的距离却是很疏远的。

真正核心的事务——具体来说,就是与争储和内战有关的议题——李治全程没有让他参与。

而是背着他,和瓦岗寨那帮人开小会。

远离权力的核心,意味着远离权力本身。

在陛下主政的时代,这是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长孙无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信任危机。

因为长孙无忌是从李承乾那边半路跳槽过来的,跳槽的动机也不太纯,就是奔着李治年少暗弱好操控来的。

而新主子李治,又显然是一位很介怀对方历史的心机男孩。

两人各怀鬼胎,导致双方只能维持着表面甥舅的关系。

“辽东,会是一个去处吗……

“呵,我在想什么”

长孙无忌惊讶于,自己居然动起了跑路到辽东、投奔李明的愚蠢想法。

就算在李治这边接触不到核心圈层,但至少还能当着(名义上的)首席文官,富贵不可言。

他去了辽东以后,会落得个什么

自己对李明做了些什么,长孙无忌还是很有逼数的。

在对方的老巢,长孙不觉得会比在李治手下好多少。

更何况,平州比之长安、辽东比之大唐,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让堂堂文官首席、皇帝的大舅哥、大唐的亲国舅,下沉去犄角旮旯的边疆小城。

侮辱性和伤害性都很强。

还不如让李治给他治个谋反的罪命,赐死了他来得一了百了呢。

“这封信,是李明让我那不孝孙写的吧

“呵,用家书来钓我去辽东自投罗网,真是诡计多端呐。”

长孙无忌将这封信小心折好,藏到了书页之中,便重新投入到治国理政的工作中来。

感谢自己的两个亲外甥,整个国家都被折腾得不成样子了。

这两人的内战虽然范围不大,还没有变成隋末那种级别的天下大乱斗,对民生的破坏还在其次。

但是对唐朝作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对朝廷的权威性和对基层组织的破坏力,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尤其在二人坐视河北沦丧以后,连带着对他俩老爹李世民用文治武功好不容易捏巴起来的国族认同,都开始被消解了。

这个烂摊子,李治可以不管,但长孙无忌身为名义上的朝廷首席,得替他把屁股擦好。

他这么尽心尽责,与其说是出于舅舅对外甥的关爱,不如说是出于官僚系统维持社会稳定的本能。

感情都是相对的,李治对他不闻不问,他对李治还剩多少感情,也真不好说了。

夜深人静。

“呼……”

长孙无忌放下了笔,疲劳地揉揉眼睛。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在桌案边加班了好几个时辰了。

都是些“襄州雨雪冻灾,州府不听朝廷诏令发放被服”、“亳州盗匪激增,县衙不管不顾”、“派赴杭州清查粮库的民部官员失踪”之类的烂糟事。

放在几个月前,地方官哪敢这么给朝廷上眼药……

“辽东么,那小子倒是谋了一份好差事啊……”

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天空,陷入了沉思。

…………

“墙那边近况如何”

云州长城之外,恒山的一处山坳之中,契苾何力焦急地询问南下打探消息的斥候。

雄奇的北岳恒山,为他们提供了足够接近云州、而又足够安全的藏身之所。

那名突厥裔的斥候用生硬的汉语回答:

“和之前一样……乱,危险,还不能回去。”

他带来的坏消息,在座的李世民、李承乾和阿史那社尔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寻找重回大唐的契机,李世民一行并没有被动地窝在恒山的山沟沟里。

而是不断地排出斥候,探查云州的情况,等待局势平缓以后便伺机翻墙进去。

因为契苾何力手下的部众也都是胡人,而且铁勒人又不太会利用长城这道高科技防火墙,所以探子是可以渗透到墙那边儿的。

但探子们每次带来的,都是坏消息。

从铁勒人初入河北劫掠还略显青涩,到李泰认薛延陀为君、自认为臣,双方共同对河北人民进行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

李世民一行人是一集不落,从头追到尾,眼睁睁看着长城以南的局势一天天糜烂下去。

“魏地的小可汗居然是这样的可汗。”

阿史那社尔感到非常震惊。

自己居然在那样不忠不孝之徒的手下干过事,简直是人生中的一大污点。

“呵,老四真是异想天开,居然对铁勒人称臣。”

精突太子李承乾对四弟李泰的行为表示嗤之以鼻。

因为铁勒部族可是突厥的奴隶啊,他精突好歹是和突厥人平起平坐,比给突厥的奴隶当奴隶,那可要硬气多了。

而且伙同外族劫掠华夏……这种抽象大活,即便是他再精神突厥,也干不出来。

他只是喜欢突厥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而已,又不必喜欢突厥人本人。

“……”

李世民听取着不肖子们的动向,照旧一言不发,一双浑黄无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仿佛一尊苍老的雕塑。

这幅凄惨孤独的样子,让手下人不忍卒视。

呵……李承乾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父亲的狼狈模样,勉强忍住了冷嘲热讽的冲动。

李泰这人面兽心的玩意儿,在过去十几年居然被李世民拿来当他这个太子的竞品。

每当想起这个事实,李承乾就忍不住在心里嘲笑李世民识子不明。

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短短几个月把国家弄成一团乱,把自己弄得流落长城以北,大冬天的在荒郊野外吹西北风。

也把他关于父辞子笑、兄友弟恭的想象砸得粉碎。

在步步为营的皇室,怎么可能像普通人家一样,奢求什么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呢

“还有,辽东的兵没有撑住,正在往北边撤退。”斥候继续结结巴巴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