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三章 校长从军记(2/2)

那群“猴子”看自己的“猴崽子们”慢慢被我军消耗殆尽,也不是办法。他们想出了一个阴损的招数来。

他们故意把狗染上狂犬病,然后带到我军阵前,然后把狗驱赶到我军阵地里。

大家看对面跑来条狗都没有在意,直到这狗开口就咬阵地里的人才缓过神来。一通乱打后狗是打死了,但咬伤了几个士兵还有十几个民工。

“猴子”头头远远的观瞧,见一条狗就能有如此大的作用,便天天的来放疯狗。有时候一天几次,有时候一次几条。

这狗不像人,他在阵地前乱窜,很难打中。特别是到了晚上,连脚步声都没有,到了近前才发现有两个发光的眼睛看着自己,好多人都着了道。

虽然被狗咬了暂时不会死,但是总归是减员了,而且不及时治疗死亡率百分之百。当时,我国的狂犬疫苗几乎都是进口的,一下子供给这么多还是略显吃力。

这引起了首长们的重视,所以,当时军区决定,立马在自己的军区医院里成立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小组,从各界招揽相关人才。

田继东的水平比起校长来说自然是差了一大截的。但是当时在部队里,像他这样军事技能过硬,还能有其他一技之长的人少之又少。他在部队里提出的各种化工方面的建议,他的首长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田继东被首长推荐,回到军区去面试。一同面试的,当然还有校长。

校长自不用说,他对医药的研究虽然不算是顶尖的,但很专业,而且他就是军区的人,进入小组理所当然。

田继东平时在校长身边耳濡目染,也懂点相关的知识,不过比起其他来面试的人,他只能算得上门外汉。

但田继东最终还是入选了,因为他在前线面对面的遭遇过狂犬病的疯狗,而且他代表的是前线的部队,医院的领导不好把他退回去。

就这样,小组成立后,校长和田继东又腻在了一起。

说是小组,其实规模一点都不小。开个动员会,浩浩荡荡的来了上百人,各个医院的专家,学校的教授来了一大群。

校长和田继东见到了国内一些平时只听过名字的专家,他们就像小粉丝看到大明星一样的激动。

不过这些“大明星”一见面就吵,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方案,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

他们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眼前派”,他们主张研制只毒狗不害人的药物,把当地的狗都毒死。他们的理由是:国内的水平短期内要大规模生产狂犬疫苗是不可能的,而且小组成立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士兵被狗咬的问题,那么把狗都弄死了,问题就解决了。

另一派是“长远派”,他们主张集全国之力,在首都成立一个能生产狂犬病疫苗的药厂。他们的理由是:虽然速度慢,但是一劳永逸。敌人以后在其他地方再用这种方法也不怕了,而且这是个利民的好事。把所有狗都弄死还是不太人道,而且这算使用了化学武器,不说日后国际上有人追究,就是这化学制剂对人的安全性也不能保证。

他们两派就这么吵了个把月,什么实际行动都没有。后来,来参加动员会的人越来越少,连小组的挂名组长都称病不来了。

校长和田继东倒是不在乎,他们每次听专家们吵架都觉得非常有趣,每每听到一些新理论和新知识都认真的做了笔记。等散会了或者休息时间,他们缠着这些专家问这问那。

当时的专家架子也不大,见有人对自己的观点这么感兴趣,总是一讲到底。

又过了半年,大局面上没有什么进展,但校长和田继东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不少业内顶尖的人才。

随着他们的学习和提升,慢慢的也能加入到讨论中来,那些老学者见到年轻人这么积极,也给他们表达的机会。

校长渐渐的成了“长远派”,田继东是上过战场的人,他更倾向于直接消灭的“眼前派”。

他们在学术上的分歧,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情,而他们在思想上的碰撞也引起了其他几个年轻人注意,他们几个人自己私下成立了学习小组,互帮互助。

最终,这些专家不再争吵了。不是因为谁说服了谁,而是他们不再为这种没有进展的动员会浪费时间了。

加上军区轮战,他们的军区换了下来,首长们也不再去关注这件事,他们的小组就改制成了真正的小组。

军队的科研小组,战斗目标还是排在第一位的,“眼前派”更加符合当时的国情,也能更快的达到目标。

小组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专家接手,剩下的也就是几个学习小组的人,还新加入了一个人,他是这个专家的学生。

这个专家还好,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的,有什么突破也不霸占功劳,名利大家共享。他那个学生就次了,除了做实验是把好手,其他没一样好的,所以他始终融入不到这些人里面去。

就这样,校长一天前线没上,一个敌人没杀,在这军区医院里待到了退伍。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