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兄弟又叹道:“当年曲柳山庄一役,青锋剑主声言:江湖中人再无可虑者,此言非虚!”“今日逢此大事,竟无一人能主持大局!”“你等不束手待毙又能怎地?”
甄嵘反唇相讥道:“江湖代代有人才,莫不成让三位主持大局?笑话!”
吴氏兄弟道:“眼看同道遭戮,却不相助,”“反自欺欺人说什么代代有人才,”“那才叫笑话呢!”
甄嵘不悅,道:“三位浅知一点武学皮毛,便大言不惭耸人听闻,教我等自失主见,听你等发号施令,野心不小啊!无为大师若需相助,自会声言,何用你等几个胡乱指点?”
吴氏兄弟道:“那老和尚自恃清高,又被众人冠以‘泰山北斗’之名,”“十分爱惜脸面甚于性命,”“即使战死也必不会主动求助!”又道:“你这般借口推托,必是贪生怕死,”“却教别人出生入死”“你好坐享其成得以全身!”
一句话激怒了甄嵘,大声道:“大丈夫生在天地间,肝胆照月,胸无私念,何敢惜死?三位既这般取笑,甄嵘斗胆上场!众位见证,甄某为表寸心,无奈出手相助,替无为大师一阵,若遭敌手自不足惜,若累得无为大师出甚差错,甄某所不愿也!众位休怪!”双掌一挫,即要跃入场中。
却见五条人影已抢先跃出,扑向曲如钩,正是天山五子。甄嵘便驻足观看,双手摆成招式,以防不测之变。
天山五子奔到曲如钩近处,各自散开,围成圆圈,将曲如钩与无为困在核心。
场上又是另番情形,曲如钩以无为为圆心转场奔跑,形成一个小圆;天山五子在外绕成一个大圆。奇怪的是,天山五子并不上前相斗,只是各用双手紧紧执剑,向前上方斜指,站着不动。
雷笑云叫道:“上前一步!”五人都保持姿势不变,向里齐进一步,外圆缩小,仍站着不动。
原来,天山五子被无为替下场来,将息片时,体力渐复,又想上场相斗,却也和众人同虑,怕使无为分心反为不美。故站在旁边观战,一边商量对策。五人见无为被曲如钩拉开距离,近不得身,只能只守不攻以求自保,心下大急,却又不知如何相助方保万无一失。观看良久,渐有眉目,无为所以靠近不了曲如钩,是因为曲如钩身法快极,场地无限之大,无为贴进一步,曲如钩便向外退一步,保持一定距离,无为总是攻他不到,反将圈子越扩越大。若有一面圆形墙壁,将曲如钩锁定其中,无为必能趁机反攻。五人左思右想,忽地茅塞顿开,他五人先与曲如钩斗过一阵,料知不是对手,但若各执长剑,全力防守,一时半刻未必便败,如此,无为向外突出,他五人向里紧缩,里迎外合,前后夹击,必见奇效。五人计议已定,安排妥当,便一齐奔上场来。
无为一见大喜。其实,他被曲如钩拉开距离以后,正如吴氏兄弟所说,曲如钩随便点化一招,他便须全力应付,斗得多时,体力渐衰,仍催动内劲强撑,不敢疏忽,一时虽不致败,但绝难长久,有心出言求助,恐失颜面,正自为难之时,见天山五子来救,且运用的又是这等如铜墙铁壁般的的阵式,正投心意,暗合金刚指的功法要点,焉能不喜?当下抖起精神,展开身形,向外突围,四指变守为攻,连戳曲如钩的要害。
雷笑云又叫道:“再进一步’五人同时前踏一步,外圆又小了一圈。曲如钩见无为紧贴过来,疾身后撤,却被天山五子死死封住,不敢贸然突出,无奈之下只得挥臂拦截。无为双手分做两路,一路来叉曲如钩持匕的手腕,一路直进曲如钩胸间要害。
曲如钩见情势紧张,不及细想,匕首绕开无为叉他手腕的指锋,折而向下斩落,斩向无为袭向他胸间的双指;无为双手又分为两路,一手的两指分而成剪去插曲如钩持匕的手腕,另一只手的两指并而如刀刺向曲如钩的喉间。无为故技重施,如是者三,曲如钩退而无路进而受阻,马上落了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