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童贯太尉(中)(2/2)

童贯告别家人,跟随李宪奔赴西北前线去了。这是童贯人生之路的第一个重大转折。李宪在西北军中担任监军,驻扎在西北前线,多次率军与西夏以及吐蕃作战,是著名的军事太监。童贯长期跟随在他身旁,耳濡目染,日熏月陶,增长了不少军事方面的见识。

宦官执掌监军军权,引起朝廷许多大臣的不满。但宋神宗信任李宪,李宪也的确不负皇恩,在西北建立了不少功业。1081年(元丰四年),宋朝五路大军征伐西夏,李宪是其中一路。他率熙河军团收复了兰州,并在此建立城堡。之后,宋神宗令李宪赶往兴州、灵州增援,可惜他没能如期赶到。其他几路大军在灵州遭遇大败,出师无功而返。朝中大臣认为李宪贻误战机,从而弹劾他,欲治其死罪。但宋神宗以其经营西北数年,功大于过,从而赦其无罪。

宋神宗驾崩后,李宪被贬到陈州(今河南淮阳)居住,第二年便抑郁而终。这年是1086年。童贯这年已三十三岁。李宪给童贯树立了军事宦官的榜样,对其影响很大。但李宪生前似乎并没特意提拔童贯,在李宪的战功簿上,似乎也见不到童贯的身影。

童贯在宫中担任过内侍殿头,还曾出任过登州(今山东蓬莱)巡检,但一直默默无闻。他虽然熟悉西北边境军事情形,但无论是在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还是在宋哲宗亲政时期,他都没有机会插手西北军务。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秋,四十八岁的童贯以内廷供奉官之职来到杭州,主持明金局,为宋徽宗收集民间文玩字画。童贯之所以能担任这个职位,是因为童贯也有一定的画名,据说他的画作“命思潇洒,落笔简易意足,得之自然。”

在杭州,童贯开始了与蔡京的交游。二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交往。在杭州期间,蔡京帮童贯出谋划策,帮他鉴定文玩字画,尤其是帮他搜罗到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一画,这让童贯很感激。因为对周文矩这幅画,宋徽宗梦寐以求已经很久了。

1102年(崇宁元年)七月,蔡京获得宋徽宗重用,出任宰相,开始变法。这年十二月,青唐羌政权内部发生变乱,蔡京觉得这是个积极拓边的好机会,于是建议宋徽宗趁机出兵西征,收复青唐羌,恢复西北故疆。

宋人所说的青唐羌,就是角厮罗王朝,也称宗喀国,是唃厮啰在十一世纪中期建立的以青唐(今青海西宁)为首府的吐蕃政权。宗喀是吐蕃人对湟水流域即青海东部一带的称呼。但也有人认为,青唐羌算不上一个王朝或王国,只是一个部落联盟而已。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给予很优厚的俸禄。唃厮啰子孙继承人,世代均受宋朝封诰。唃厮啰王朝一贯采取连宋抗夏的政策,与宋朝关系一直很友好。宋神宗时,这种友好关系被打破。大将王韶向宋神宗呈上了一篇《平戎策》,提出了“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的主张。宋神宗与王安石都表示赞成,希望通过征服唃厮啰王朝作为跳板,转而进攻西夏。于是,朝廷任命王韶主持西北边事。1072年(熙宁五年),王韶率军向唃厮啰王朝发动进攻,占领了熙河地区。唃厮啰王朝遂投靠西夏。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宋朝趁唃厮啰内乱之机,又一次出兵,进一步占领湟州(今青海乐都南)和青唐。诏令改青唐为鄯州,但后因无力控制该地区,遂撤军,将湟州和鄯州大片土地放弃。

宋徽宗自继位以来,很留意西部边事,很想有所作为。此时,蔡京的弟弟蔡卞知枢密院,主管军事。宋徽宗问他:“鄯州、湟州可复否?”

蔡卞认为可以,并推荐王厚为大将。

应该说,向西开边,王厚是合适人选。王厚是王韶的儿子,王厚曾与另一名大将王赡,在元符二年(1099)率兵占领青唐和湟州。史书评价王厚“畅习羌事”,就是说他对吐蕃情况很熟悉很了解。王赡后来因涉嫌贪污被弹劾,1101年在发配途中自缢而亡。

蔡京于是大力推荐童贯出任监军。理由是,童贯在宋神宗时期,曾跟随监军李宪十多次出入西北前线,对西部边境地区的山川地貌和西北军各将帅的才能与特点,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蔡京力推童贯,既有公心也有私心。从公心来说,蔡京的理由是成立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从私心来说,他这也是在还童贯一个人情。

童贯对蔡京的提携,心存感激。去西北前线担任监军,这是童贯人生命运的第二个重大转折。从此,童贯终于踏上了飞黄腾达之路。从此,童贯踏着师傅李宪的足迹,开始在西北开边。他率军击败青唐羌,击退西夏,开疆拓土,一举成名。

作者闲话: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