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唤最近很忙,但苏倾辞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他总是早出晚归,就这样过了一段时日。
昆德殿上,皇帝高青烈正看着益州刺史八百里加急呈上来的奏报,眼中带着一抹忧虑和震惊。
大约半炷香的时辰后,高青烈手指脱力般垂下,他缓缓抬头,对着朝堂上诸位大臣们开口说道。
“宁王谋反,带领十万大军攻打益州。”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所有人都被惊慌失措起来。
原本朝堂上的眼睛都定在燕玄烨身上,他虽说辞行离开,但所有人都在担心,他会不会中途起兵攻打他们南昌国的城镇。
高青烈一直沿途派人跟着燕玄烨的行踪,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地了大半个月,直到昨日传来的消息,说燕玄烨的队伍快马加鞭地赶路,如今已经快到南昌国的边境了,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可谁知,去了一个心腹大患,又来了一个。
宁王乃是高青烈的亲叔叔,当年高青烈的父皇在位,诸位成年的皇弟们都被分封了封地,远离京师,以避免权力斗争。
而宁王的封地就在幽州,这些年来也一直相安无事。
按理来说,宁王已经到了天命之年,这个岁数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安心养老的时候。
可偏偏他看不惯自己这个侄子的昏庸无能,又残暴好色,觉得自己儿子比他强上许多,如果由自己的儿子来担任皇帝,肯定能够让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当初宁王的封地本在云南,可他觉得云南地处边远苦寒之地,不仅土地贫瘠、气候恶劣,而且远离京师,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困难。
于是,在高青烈父皇逝世之前,宁王多次写信向他哭诉,字里行间常常提到自己与皇兄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他还请旨,希望皇兄能将自己的封地迁往富庶的幽州。
高青烈的父皇年事渐高,人在临近死亡时往往会格外珍惜亲情,同时也非常在意自己百年之后的声誉。
经过几番思索,最终他同意了宁王的请求。
起初,宁王来到幽州后确实表现得安分守己,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目睹了高青烈施行的暴政。
了解到百姓们也对这位皇帝颇有微词,也对他实行的暴政怨声载道。
宁王发觉,百姓们心中不满的情绪在日益加剧。
渐渐地,他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造反。
原本他只是想替自己的儿子们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让他们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再加上云南地区确实过于偏僻遥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所以才恳请皇兄将自己的封地调换至更为优越的幽州。
但现在看来,要想真正改变现状,让子孙后代享受荣华富贵,仅仅依靠皇兄的恩赐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夺取皇位,才能掌握绝对的权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而且,宁王可后来一想,高青烈这样残暴荒淫的人都配做皇帝,凭什么自己和自己的儿子不行?
就凭他是皇兄唯一的儿子,就应该由他来继承这天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