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6.要塞vs要塞(三十四)(1/2)

<>

速度是最大的武器。(uc书盟最快更新)

这句话可以有很多解释,玄一点的可以说成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诗情画意一点的可以说“在超越一切的极速面前,任何防护和攻击都毫无意义”。从物理学本身来讲,这句话是字面意思。

速度越快,意味着更大的动能,更大的贯穿,更强劲的动力。即使只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硬币,以3马赫的初速发‘射’出去时,同样是杀伤力十足的武器。纵然对方是所谓的“神之右手”,照样会当场被轰杀至渣。这不是假想或臆测,高速移动的物体是有着如此恐怖威力。

同样的道理,从万米高空坠下,坠落过程不断加速累积动能的一粒石子坠落地面时也会产生等同于一枚炸弹的破坏效果。那么换成重量千吨的钢铁战舰从天而降呢?

尽管各国有着将战舰视为‘女’‘性’的约定俗成,但相信没人会为天掉下个战舰少‘女’而产生“感动”这一情绪吧。管他是欧洲的提督也好,非洲的土著也罢,看到千吨钢铁对准头顶砸下来只会有一种反应,那是——

“妈妈咪呀?!!!!”

‘操’舵的大副发出‘女’人一样的尖叫, g力冲击之下泛起‘波’澜涟漪的脸孔也像极了乘坐恐怖过山车的‘女’生。

其实仔细较高抛物线弹道,你会发现和过山车轨道初始段还真有几分相似,同样会经过一个相对缓慢的爬坡过程,之后同样是快速下坠的轨迹,整个轨迹同样非常陡峭。只是这边爬的更高,掉落的更快,船舱内承受的g力也更大。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被牢牢固定在位置,船员更是五‘花’大绑如同死刑犯一般,重力加速度的负荷加地面在眼前以时速600公里放大的可怖景象相互作用下,胆量再大之人也忍不住产生尖叫的冲动。(uc书盟最快更新)

或许他们应该庆幸,此时此刻火箭已经与船体分离,不再提供额外的动力。重力固然会使物体下坠时不断加速,但空气阻力却是与速度的平方成正。当从重力获得的推力与空气阻力相等时,速度不会再增加。换言之,只要是在大气层俯冲,无论是从多高的地方掉落,速度自有其限,只要没有额外的动力助推,500~600公里的时速便是限。

每小时600公里对防卫军的防空武器并不算是特别严重的考验,他们自己的大型攻击机也经常用这个速度以近乎90度的垂直角度俯冲攻击,齐格菲防线的防空部队早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早在捕捉到奋进号的雷达信号时,防空部队拉响了战斗警报,一确认对方开始进入俯冲航线,防空指挥部立即展开了攻击。

“目标指示雷达,测报目标!”

“方位010,高度13200!距离11公里!”

“制导雷达,开机!”

“制导雷达已开机!”

“制导火箭接电状态良好,发‘射’准备完成!”

“发‘射’!!”

防空司令一声令下,三枚“瀑布”制导防空火箭腾空而起,三个闪闪发亮的火球快速扑向高空的目标。

作为全世界唯一大规模研发并列装导弹的国家,亚尔夫海姆在最高长官意志的影响下对这种武器的发展有些束手束脚,唯二的例外是fi-103巡航制导火箭,以及r1“瀑布”防空制导火箭。(最快更新)理由自然是战场需求。

充分享受掌握制空权之利得防卫军从未忽视过如何守卫自己头顶的问题,毕竟空军任务繁重,不可能时时刻刻撑起保护伞。可靠的防空武器成了应对敌军空力量的第二道保险。除各种‘性’能优良的防空炮之外,制导火箭也被纳入防卫军的视野,在佩内明德团队提出的几个方案里,最终选了“瀑布”这款最不像飞机的防空导弹(最早一代的防空导弹几乎都长成了飞机的样子)。

“瀑布”的外形酷似a-4制导火箭,实际这是a-4制导火箭的防空版本。气动布局和a-4基本类似,只是体格缩小到后者的四分之一。为了增加导弹的机动‘性’,弹体部增加了四片边条翼。其制导方式也由惯‘性’制导改为最先进的莱茵兰(rhend)系统,该系统通过雷达来跟踪目标,导弹的无线电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地面指令来锁定目标。当“瀑布”发‘射’后,跟踪雷达会将其运动参数也输进计算终端,终端算出制导指令发‘射’给导弹,无线电接收装置将指令转换成控制导弹的信号导引其飞向目标。最终经地面控制人员的遥控引爆,或是经由弹头的vt(无线电近炸)引信起爆。丧心病狂的306公斤战斗部足以让一条大型浮空战舰当场断成两截(在此做个简单对,前苏联sa-2防空导弹高爆破片式战斗部195千克,其低空毁伤半径为65公尺,高空为250公尺。306公斤的战斗部几乎和鹰击18反舰导弹的装‘药’量相当)。唯一美不足的是,这种导弹还十分原始,导弹接电启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导弹只有在通电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通电时间太短或太长都无法正常使用,

如此先进的导弹一打是3枚,显然第三防空火箭营长海因里希少校是要把不速之客轰到连渣都不剩。

雷达‘操’作员紧盯着界面不断接近的4个光点,嘴里复诵着参数,目标信号一切正常,导弹信号也一切正常,按照显示出来的数据,再过个6~7秒,第一发导弹会与目标信号遭遇接触。届时雷达界面将会和演习训练时一样,出现“天‘女’散‘花’”的现象——这正是击目标的象征。

5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