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人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很顺利地接受了。
朱家人认为,毕竟夏可心自己创下的家底不薄,其中一个跟他姓的孩子,跟着她经商,倒是合适。
朱正虽然能接受夏可心经商,却不太能接受朱姓子孙经商。
当然,朱家家族底蕴深厚,也不至于惦记夏可心的那点东西。
话说回来,夏可心那点东西,其实也并不少,拥有这些,便超越了不少普通家庭,姓朱了反而不好……
如今这么处理,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最终,哪个孩子姓朱,哪个孩子姓夏,是抽签决定的。
结果,是男孩姓朱,女孩姓夏。
男孩叫朱君远。
女孩叫夏知意。
……
住院的那几天,夏可心觉得已经够累的了。
哪知道,出院后才是真正累人的。
过去,给嫂子罗小燕照顾月子的时候,只有熬夜的辛苦。
夏可心可以想象得到,产妇生完孩子身体上会很累,可轮到她的时候才发现,居然比她想象的还要累……整个人身体发虚,一阵风吹来,感觉能吹进她身体里的每一个缝隙,吹得她摇摇欲坠。
肚子上的伤口,时不时传来隐隐的疼痛,不敢太用力,因为担心肚子上缝合的线随时会崩开,露出点什么来……
夏可心以为,坐月子是让产妇休息的,事实上,用“恢复”这一词更为恰当。
好不容易,熬完了月子,夏可心却也只感到身体只好了一点点,并没有恢复多少。
而两个小娃娃,又不似嫂子罗小燕的孩子这么相对好带,“二月闹”得让夏可心濒临崩溃。
明明自己很疲惫,但是听着小娃娃的哭声又心疼得不行,似乎不亲自抱在怀里哄哄,都有些过意不去。
大概,她和两个小娃娃的感情,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吧。
夏可心觉得,自己患上了“分离焦虑”,开始离不开这俩儿孩子了。
……
夏可心印象里,出了月子,村里妇女就能立马下地干活儿。
她以为自己应该也可以。
可真正轮到自己,才发现,她有些高估自己的身体了。
一时间有些搞不明白,是她们身体太好、自己身体太差,还是她们在强撑着干活儿?
有了这个疑惑。便有些烦恼地问母亲赵小云:“妈,当初你也是出月子就干活吗?你们的身子骨这怎么这么硬朗,我的这么差呢?”
赵小云一愣,思索了一会儿,笑道:
“你这孩子,傻不傻?过去和现在,能一样吗?”
“妈那个时候,饭都吃不饱,不赶紧一起干活儿,饭都快没得吃了,那是没条件,不得已……”
“而且你妈我还能坐月子,条件已经比很多妇女要好了,有些人啊,甚至月子都没得坐,生完没几天,就得下地干活儿。更别说,月子里,你爸每餐给我弄上一碗鸡蛋汤补身体了。”
“谁不想好好休息呢?只是……”
赵小云重重地呼出一口气,陷入了沉思,仿佛在思索措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