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就喜欢长的好看的学子,他也因为这件事耿耿于怀。
他没输家世,没输才华,偏偏输在了容貌这上面。
如今的陛下更看重本事,可柳宗厚却依旧选了隽秀的云清明做了关门弟子。
万大夫拍了拍柳宗厚的肩膀,“没事,你徒弟比你长的俊,能能过了县试,往后肯定比你吃香!”
柳宗厚:“……”
……
连堇笙和云清明回去的第二日,便下了大雪。
大雪下了好几日,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村里的人愈发着急,怕明年的气候不好。
期间,柳家又送了不少木炭过来……
连三北也担心明年地里收成不好,依旧去镇上卖橡子豆腐,每次回来都冻的面色惨白。
柳氏心疼的厉害,可怎么劝连三北都不听,他总觉得看着铜钱踏实。
直到连堇笙让柳氏装作不舒服,连三北这才不在大雪天再去镇上。
只是,连堇笙没想到,大雪天里,王宝珠居然找上门了。
王宝珠穿着厚厚的棉袄,此时也被冻的瑟瑟发抖,她坐在屋内里,捧着装满热水的杯子,丝毫不顾身上的雪粒子还没抖干净。
连堇笙叹气,“王姑娘,你做生意也不急这几天,等雪停了,你再过来收辣椒也是一样的!”
王宝珠咳嗽了几声,又压低了声音说,“我爹和我说,若是找找关系,其实给官府那边人送点银子,我十六也不用嫁人!”
“只是这送出去的银子,要我自己出!”
大燕有律法,女子十六、男子十七,必须成亲,要么给一千两的税金,要么就被衙门拉去随意婚配!
可这个律法,说难听点,只对平民百姓有用。
王宝珠不想早早的嫁人,而王掌柜想给女儿招赘,如今也没合适的人选,自然是帮女儿想了路子。
只是连堇笙没想到王宝珠会这样大大咧咧的告诉她,对连堇笙没丝毫防备之心。
“陶县令那边的关系,给一百两银子!”
王宝珠又说。
连堇笙:“……”
一千两变一百两,王家出的起。
王宝珠很高兴。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王宝珠的高兴还没持续三天,甚至这一百两银子还没赚到手,县里就出了大事。
除夕夜,有人去陶县令家放火,说是寻仇。
陶县令的府邸被大火烧了个七七八八,他还没来得及去抓凶手,这人便去巡抚那边自首了。
他状告陶县令,欺男霸女,害自己家破人亡。
不出一个月,巡抚就就定了案,大理寺那边甚至都派了人过来。
陶县令罪状不少,其中贪污一万两白银的事情,让众人都诧异。
这小地方,也能贪这么多银子?
然而,最让所有人惊讶的是顶替陶县令成为沛县县令的人,乃是翰林院的谢必安。
“谢大人!”王宝珠和连堇笙解释,“是清河谢氏一族的人!”
连堇笙这下错乱了,“谢必安?”
书中,云清明曾被人传言是有断袖之癖。
而和云清明被传出这个事情的,便是——谢必安。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