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志愿者掀开帐篷的帘子,着急道:
“外面又送来了一位伤患!”
林听筠看了眼那边聊的开心的两人,
“我去吧。”
天空上方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响动,有人沿着直升机放下的绳梯下来。
是个穿着笔挺的军官。
赈灾区的救援队长走了过去,那位军官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他身后的人:
“你们辛苦了。”
他神色微正,视线凝在了医疗队的身上:
“目前伤员情况怎么样。”
站在前面的林听筠从容出声道:
“现在伤员320人已经全部做了紧急处理,其中56人需要进一步救治。”
军官沉下一口气,声音洪亮:
“现有大量物资在路上,你们一定要坚持住!”
“陈长官,给。”
林听筠递出一沓被夹子夹着的纸张,神色沉稳:
“患者(红)心脏衰竭,多处软组织挫伤,肺水肿严重,预计近期需要紧急召集几位心血管科专家,同时急需增加重症监护床位,请迅速调配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陈长官接了过来,后面他都懂,只是有一个不明白,疑惑道:
“这个‘红’是什么意思?”
林听筠不急不缓的解释道:
“这是我给患者写的病历,在他们手腕上也有不同颜色的发圈,有助于后续接手的医生更好了解病情。”
灾区的患者大多病情相差不大,都有共同性,便用颜色区分开。
军官的目光在黑夜下显得很亮,神色欣赏的望着林听筠:
“做的不错。”
她神色平静,不骄不躁:
“应该的。”
……
一夜休整,体力和精神都恢复了不少。
林听筠刚将毛巾拧干放在盆内,一位绑着红带的志愿者掀开帐篷:
“林医生!不好了!”
林听筠走近,和她往灾民所待的帐篷走去:
“什么情况?”
志愿者神色急促,但话语表述清晰:
“晓晓的手指皮肤发绀,她说自己喘不上气,呼吸也不是很顺畅。”
她口中的晓晓是林听筠来这知道的第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是较为常见的室间隔缺损。
两人快步赶到灾民所住的帐篷,林听筠挂上听诊器,立即给床上脸上发白出汗的女孩进行听诊。
听诊头紧紧贴着女孩的皮肤,她的母亲神色焦急的坐在床边,无所适从的看着面前的林听筠。
收缩期杂音较于上一次她听的要重很多,林听筠眉心紧皱,怕是来不及转到医院,中途就可能因为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必须做点什么……
林听筠不想再看到第二个云雀。
眼下赈灾区环境并不具备做这种大手术的条件,林听筠脑中灵光一闪。
打算先做介入治疗帮女孩延缓病情,虽然达不到治愈,但至少能拖到晓晓有机会去医院得到治疗的时间。
这是唯一能给她做的了。
林听筠扯住身旁的志愿者:
“临西乡的医院在哪!”
一般医院里个别特建的手术室,框架采用了隔震技术,都会有较强的防震减灾能力,里面的医疗设备大多能正常使用。
林听筠和赈灾区的救援人员说了自己的诉求,他们也正要去灾区搜救,便顺便搭上了她。
早上等不及在帐篷里用完早餐,林听筠拿了个馒头在手上,便立即坐车前往临西乡的医院。
门关上之际,唐辽宥拎着供电设备上车。
“是不是忘了这个?”
供电设备早已放在后车厢,他这么说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上。
林听筠笑了笑,没戳穿他:
“嗯。”
临西乡的医院距离赈灾区的车程大概二十分钟。
林听筠下车,站在面前这个医院建筑前,往前走了几步。
它没有大量倒塌或者破坏,但填充墙、吊顶和设备等非结构件损失严重。
林听筠的目的是里面的手术室。
搜救队留下了三个搜救员同林听筠和唐辽宥一同去找那间手术室。
几人踩着塌损掉下的石块,小心翼翼的前进。
-
与此同时,裴祈遇这边坐着物资车,刚刚抵达临西乡的赈灾区。
他迫不及待的走进去,抓着一个走过,手臂上戴着红带的志愿者。
【林听筠在这吗?】
青年抓着的人正是早上通知林听筠的志愿者,她神色微疑:
“你是林医生的……”
【朋友。】
“哦。”
志愿者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样貌这般出众,还神色焦急的人,怎么可能只是朋友,她小小的八卦了一下,正色道:
“早上林医生跟着救援车去这边的医院了。”
青年松开攥着对方衣服的手,神色落寞。
又错过了……
不等他失神几秒,赈灾区隐约感觉到一阵微弱的震感。
这里震感不明显,是从前面传来的。
霎那间,青年心底不好的预感几乎达到了巅峰,慌乱不安的感觉近乎要将他淹没。
稳住身形的志愿者看见面前的人脸色突然苍白起来,关心了一句:
“……你没事吧?”
她话刚刚落下,那刚刚还站着的青年陡然倒下。
帐篷上方吊着一个播报显示屏。
“沛河地区发生7.1级地震以来已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人民财产损失,截止到目前地震灾区遇难人数上升至一千零四十八人,失踪二百九十三人,受伤一万五千一百二十五人。”
待青年再恢复意识时,眼前的视线一点点聚焦,撑着身下的床板坐起,耳边是播报的声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