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地气翻涌,现在正是播种菜稻的好时候,
被这暖暖的阳光一照,蜷缩了一个冬天的人也感觉自己舒展开了,又从干瘪变得水灵灵。
辰时,温和的阳光打在脸上,沈锦程懒洋洋地眯着眼,扭着脖子转来转去地晒。
两人一同在阳光下行走,苏安卿的白头发被照的泛光,
她笑呵呵地,“文学一科,还是如往年一样龙争虎斗。就连一些隐居逸士也拿着自己的集子参赛。献章,托你的福,老朽看了不少好东西。”
沈锦程笑着点头,“会越来越好的。”
她对那些诗集、小品散文什么的不感兴趣,话题一转沈锦程问道:“苏学士,今年数学怎么样?”
“可有出彩的?”
翰林院的人除了搞经史子集这些传统学问外,也有几位喜欢术数的能人异士,以前和沈锦程作对的周纪元就是其中之一。
苏安卿眉头微皱,
“哎呀,术数么。虽然评选出了许多精彩作品,但很多都是从夷邦翻译过来的。”
“这种要授奖吗?”
沈锦程点头,“这届先给着吧。”
“以后可以考虑设立一个最佳翻译奖。”
她需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引进外国学术成果。
两人絮絮叨叨,一路往翰林院走。
现在正在评选图书奖,文学还有数学类的都归在翰林院,沈锦程也想去看看今年都有些什么书。
到时,
翰林院安安静静,各个房间空无一人。
再往里走两步,沈锦程发现大家都倾巢聚集在大厅中,交头接耳好不热闹。
宽敞的大厅四五张小几拼在一起,凑成了一张巨大的书案,上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有的装帧豪华,贴着各色绫子,有的书衣就一张蓝皮纸,还有的书是硬壳洋装,材质、花纹、装帧类别多到令人眼花缭乱。
“好呀,五柳居士的诗文真是令人叫绝。”
“这本《山间集》也非常高妙,作者居然是一位不知名的乡村野老,实在令人惊讶!”
“你们读那本《寒山集》了吗?禅意高妙,回味悠长。”
……
沈锦程一进来,就看见一副热闹的景象,文学类的书籍四张小几就堆满了三张,围在那边的学者也是最多的。
大家侃侃而谈,氛围热烈。
但数学类,一张小几上只有孤零零的一摞书,在一旁看的学者只有两人。
其中一人是陈彦,一人是周纪元。
见苏安卿陪着沈锦程进来,大家一时都站了起来,全部噤声。
刚才还热闹的房间,瞬间鸦雀无声。
当了领导这么多年,沈锦程已经适应了,她和蔼地笑出了声,“别拘谨。我只是来看看。”
“该干嘛干嘛。”
众人齐刷刷点头,但是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热闹讨论和自在之态。
沈锦程绕过文学,走到了数学这边。
陈彦看见她早就站了起来,笑吟吟地打招呼,“沈大人。”
一旁的周纪元也站了起来,神色尴尬,嘴里跟有痰似的说话不清不楚,“沈大人。”
沈锦程现在与周纪元的身份天差地别,已经懒得与她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