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花家如雪(1/1)

花释了鬼鬼祟祟从自己书房溜出来,四下里望一望看着没有母亲及丫鬟婆子盯着,这才蹑手蹑脚贴着廊下绕到自己院子后面的一方矮墙下,抬腿就往上爬。

“哥,你上哪儿去?”一声清脆的稚子女声突然从身后传来,吓得花释了一个脊背发凉腿软没踩稳从墙上滑了下来。

“我的祖宗,你小点儿声…”花释了都顾不上拍身上的土,拉过正在吃豌豆黄儿的花如雪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哥你功课做完了?”花如雪并不买账,自顾自更大声了。

花释了当然没写完,有这么一个三岁就能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远近闻名的神童妹妹,自己不知道多倒霉,被衬的极其平常不说,本来就好武的他硬是被恨铁不成钢的林氏逼着每日增加了一倍的课业,这两年来简直苦不堪言。

花释了瞪着花如雪,花如雪却浑不在意:“那我让娘给做点儿点心亲自送来给哥哥补补脑子?”言下之意花释了不带自己去玩儿或者不给自己点儿好处那她就叫林氏过来看着花释了…

花释了一脸苦瓜相,从荷包里掏出两个碎银子塞给花如雪陪着笑脸哄着:“我的好妹妹,拿去买点你喜欢的豌豆黄儿吃可好?哥哥前日看见刘大娘铺子里还上了其他新鲜果子,妹妹怎地不去尝尝?”这可是花释了三天的零花钱…

花如雪老练地掂了掂碎银子,做出一副得过且过的表情抬起袖子抹了抹嘴角的点心渣滓:“行吧,那哥哥早点儿回来,哥哥可别忘了上次答应妹妹的那把漠北匕首~”花如雪说着大摇大摆地转身离去。

花释了扒着墙郁闷不堪:“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花如雪转过墙角兀自进了花释了的书房,花释了的小厮们跟花释了一样都是些不安生的,大约不是去给花释了买蛐蛐买刀就是在墙外接应花释了去了,直到晚饭前花释了这院子都不会再有什么人。花如雪关上门取出书架上的《鬼谷子》翻到上次做了标记的地方继续读了起来,像《孙子兵法》、《吴子》、《六韬》、《三略》这种兵家必读书自己早就看完了,毕竟是重活了一世的人,文史方面的《四书五经》、《千字文》、《春秋》、《楚辞》之类的上一世早就滚瓜烂熟了,好歹前世也是一国公主,除了兵法之外其他都是小儿科了。

但是出于孝心,为了不吓到花辞树和林氏,自己愣是死活等到三岁才敢表现出自己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还着实做了好大一场功夫,先是自己故意绊了一跤然后假装昏了两天,然后醒来之后就说自己上天玩儿了一遭,吓得老爹老娘又是请名医又是求菩萨,闹了好几日。直到一天自己找机会粘着刚启蒙不久的花释了到书房去玩,才有模有样地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三岁小孩根本不可能拥有的惊人才华,不仅过目不忘,看过的东西都倒背如流,其实自己早都会背了…还能吹拉弹唱,喜的林氏天天拉着花如雪出去买首饰买衣裳顺便炫耀自己女儿才照古今,花辞树则更是夸张,一看自家闺女看啥会啥,直接去把东街器乐行里所有乐器都买了一遍搬回家,花如雪的卧室、厢房、耳房…都被塞的满满的,花辞树一看放不下,直接把花释了后院和花如雪院子里中间的墙拆了扩了六七间房划到花如雪院子里,导致花如雪的院子比爹妈的正房院子都大,花释了则宛如不是亲生的一般被剥夺了一半的院子不说,本来在爹娘眼里还比较机灵的长子,现在有了花如雪的衬托,简直不如隔壁老王家的二傻子。

花如雪虽然今年只有五岁,但已经是整个上元城里最传奇的闺秀了,虽说边关大郡比较重武轻文,但是大家还是希望自家女孩儿们要文弱一些将来好嫁人的,城里的武将偏多,出来的女孩儿大多养的跟男孩儿似的愣头愣脑还喜欢舞枪弄棒,唯独这一个花如雪出落得惊为天人,羡慕的其他人家的主母们天天追着和林氏套近乎,不是问林氏在哪儿烧的高香,就是想跟花家结亲家,都想让自家的闺女像花如雪,也想让自家的小子娶花如雪回家…

花若雪甚至间接救活了乐器行老板一家,本来边关玩弄乐器的人就不多,识货的人更少,本来只能勉强糊口的乐器行,不但一下子被花辞树这大老粗一下子买空,后续更是引来一群东施效颦的闺秀们争先购买,乐器行简直供不应求,本来乐器行老板听说盗墓淘古董可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都想着要转行倒斗淘些古董倒卖了,结果这一下整的,开张一天就能吃三年。乐器行老板喜不自胜,每次只要一得了新奇乐器一准儿自己就马不停蹄地给花如雪免费送上门,说啥也不要钱。

花辞树经常在半夜跟林氏钻被窝的时候夸林氏当初慧眼识珠拍板收养了这个女儿,简直是观音娘娘转世显灵,还商议这要不要过几天去给祖坟上再添上几柱高香。

花如雪原本以为这样下去家里恐怕会入不敷出,毕竟花辞树虽说是个正四品的轻车都尉,官不大不小的中等人家,但俸禄也没有特别优厚,这么下去这家里的吃喝拉撒可怎么办?然而事实上花如雪多虑了…

因为花如雪仅凭一己之力就拉动了整个上元郡的经济增长,现在出门,只要花如雪买了什么或者花家人买了什么,在别人眼里那统统都是沾了菩萨赐给花家福分的,老板必然将那物品翻倍去卖,迷信的人多,大多为了图吉利或者沾福气也要去买。这就导致都尉府门庭若市,客商来往络绎不绝,经常有老板为了将一批什么货卖出去而上门免费赠送甚至倒贴银两,只求林氏能在走亲访友的时候说东西是在他家店卖着。

林氏本就出身大凉富裕商户,自己嫁妆就丰厚,且既有精打细算的脑子又有张罗生意的本事。如此一来竟将这些门道汇总起来做起了商行,在西街支了几间上好的铺面专雇了几个能说会道的伙计并两个历练老成的掌柜看店接代理的生意,每天赚的盆满钵满,再加上林氏本是厚道之人,假冒伪劣并不接纳商谈,口碑又好,虽取了花如雪的名声却又美化了花如雪的形象。花辞树又是三代单传,又没有旁支亲戚需要帮衬,也没有高堂需要供养,三代武将的积蓄倒也不少,出去剿匪打流寇的还能得些精美战利品回来囤着,他又除了吃酒没有别的嗜好花不了什么钱。这么加加减减下来家境反倒是越来越殷实了,连风头被花如雪盖过的花释了每月的零花钱都跟着水涨船高。

花如雪常常会觉得自己在梦里,怎么重活了一世竟得了这么好的爹娘?上辈子虽说不是在大邑皇宫就是在大齐皇宫,每天锦衣玉食,但是心情远没有这么舒畅,相比之下如今虽说属于百姓但精神上要比贵族饱满多了。

虽然远离了阴谋诡计和宫廷权斗,但花如雪很清楚这些表面上的其乐融融其实都如过眼云烟一般,终会有消散的一天,因为再过几年,大凉就会被大邑吞并,原本的三足鼎立将变成大邑与大齐的二雄并称,李赤也虽说荒淫暴敛,但确实是个虎狼之君,且军事天赋极其高,如果还如上一世一般,这上元郡虽说现在是大齐领地,但几年之后,地处三国交界的上元郡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印象里最终是被大邑攻下并划如大邑疆界,大齐虽然几次反扑却最终也没有夺回,最后还是大齐转而向北进攻从大邑手里夺了大半原先大凉的国土,两国拉锯战打了数年,最后因为大齐毕竟实力雄厚,大邑不得已才献上公主和亲求和,之后大邑因为耗尽了底子才一蹶不振,自己也才会过的那么屈辱。

上一世就听人说当时上元郡之战,本来大齐以为只是大邑与大凉在打,所以守备松懈,哪知李赤也实际上冲着富饶的上元郡而来,导致大齐这边上元郡的将士死伤惨重,战场极其惨烈,整座上元城的人几乎十有九亡,生还无几,守将基本都是力战而死。花如雪每次想到这些,就越是拼命读书学兵法,希望能在几年后帮的上守城主将之一的花辞树。

她也当然是摸清了林氏的底细之后,知道了林氏的特长才在明里暗里用自己的才华和名声帮着母亲积攒家底,希望能赶在战乱之前让母亲南下在长安附近买几处庄子,早日为以后打算才行。幸福的日子得来不易,有时这些亲热的人和美好的事物甚至冲淡了自己想要复仇的想法,花如雪不想失去现在如此美好的一切,哪怕不复仇不搅乱皇室不搅乱天下,也要护花家人的周全。

但是想想大邑皇宫里的生母、胞姐还有算算日子也即将出生的胞弟,还有上一世折磨自己生不如死的李赤也、明麒以及赐死自己的明凰、自己没有出世的可怜孩子…花如雪就恨的牙根痒痒。

一时间思绪万千,可事情又急不得只能一步一步来安排。花如雪看了一会儿书就有些心烦意乱,索性合上书闭目冥想,不知不觉外面已是日薄西山,花如雪掏出内衬里衣坠着的那半枚玉佩抚摸了一遍又一遍:“这趟来人间实属不易,是上辈子受了一辈子的苦才得来,你终究是李扶楽,绝不能躲在花如雪的名下混一辈子…”定了定神,花如雪这才站起身,三下五除二帮着花释了做完了剩下的功课才收拾了书桌从书房出来,气定神闲地往林氏的正房那边走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