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们也不知道啊,不如你催催?”
祖父和岳父也是有意的,俩人神神在在的,都不去催。
张辛书无奈。
只好又转身翻张子衿抱着的大包袱。
拿了两样提前准备的礼物,递给了老太傅和岳父。
还以为能省下呢,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老太傅和张辛书的岳父,接过自己的那一份礼物,打开。
看到了礼物后,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错。
辛书这孩子就是上道啊!
“祖父,岳父,你们看,是否去催一下秋儿?”
老太傅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冲着三儿子点点头。
“好,你做个催妆诗,我叫人送过去。”
“是,辛苦岳父了。”
随后拿出纸笔,开始写催妆诗。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线开。】
写完吹了吹墨水,随后递给了岳父。
“劳烦岳父派人催一催。”
岳父接过来,看了看,随后递给了老太傅看了看。
不错,写的很好。
“派人送过去吧。”
随后派人送到了范清秋的院子,递给了她。
范清秋这会正坐在梳妆镜前坐着。
妆容已经画好了。
其他也准备好了,就差盖上盖头出去了。
看着送过来的催妆诗,有些害羞。
之前的那两首催妆诗,他们也口述了说与她听了。
这是第三次催妆了。
看着时辰,也该出闺房了。
“什么时辰了?”
三夫人问着外面的小丫鬟,小丫鬟回答,还有二刻钟就要到吉时了。
“秋儿,过来,娘喂你吃上轿饭。”
“是,娘亲。”
上轿饭是范清秋坐在她娘的腿上,由三夫人喂她吃的,寓意不忘哺育之恩。
三夫人准备的是饺子。
一小碗饺子,都喂给了范清秋。
“多吃点,要忙忙碌碌的一天呢,别饿着了。”
“好!”
吃着吃着,俩人的泪水就下来了。
“不哭,秋儿,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不哭,咱们高高兴兴的。”
随后给范清秋擦了眼泪。
“娘,你也不要哭,我三天后就回来了。”
“嗯,娘知道,快吃吧。”
一小碗饺子,很快吃完了。
丫鬟拿了水过来漱口。
漱口洗手后,又补了一下口脂,便带上了那个几斤的黄金发冠。
这是一顶珍珠和宝石镶嵌的纯金大发冠。
样子恢宏大气,却又精致漂亮。
是赵远珍亲自挑选的。
“好了,要出门了!”
范清秋拿上和发冠一个系列的珍珠大喜扇,遮着面容做好。
“清牧,进来吧!”
范清牧是范清秋的嫡亲大哥哥,今天由他送小妹出嫁。
范清牧闻声,就进来了。
“娘,小妹,我们走吧。”
“嗯,好。”
“好。”
范清牧把范清秋背起来,就向着张辛书在的大堂走去。
几分钟就到了。
张辛书看着大舅哥背着媳妇过来,赶紧走过去,接过媳妇,稳稳的放在自己带来的小凳子上。
这个小凳子是给新娘歇脚的,新娘在到夫家之前,脚都不能落地的。
岳红棉赶紧行使自己媒婆的职责。
“祖父,岳父,岳母,我们就要出发了。”
“新郎新娘拜别祖父。”
两个人低头行礼。
“新郎新娘拜别双亲。”
俩个人再次行礼。
“上轿!”
张辛书把范清秋直接打横抱起来了。
别看他身材欣长瘦弱,但是手臂却很有力量感。抱着范清秋稳得很。
一步一步的向着外面走去。
张子衿和岳红棉几个,都赶紧跟上。
到了老太傅府外面,张辛书依然抱的很沉稳,向着花轿走去。
两边的小丫鬟,赶紧把轿帘打开。
张辛书轻柔的把新娘放进了轿子里。
随后落下轿帘子,嘱咐着轿夫。
“一会稳重一点,不要晃倒少奶奶。”
“是,三少爷。”
祝福完,看着自己的怀表,时间差不多到了。
对着岳红棉点点头。
自己便跨身上了马。
“吉时已到,起轿!”
范府那边开始放鞭炮,这是送亲鞭炮。
迎亲队伍在鞭炮声中,开始缓缓前进,迎亲队伍的最前面是男方的仪仗队。
也就是开路的先锋和礼乐队伍。
包括吹拉弹唱的各种乐人,一路都是吹吹打打的向着澄园出发。
随后是两个拿着高灯的人,灯笼上写着的是男方的姓和堂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