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当天,程太初送老婆孩子回京都。
老家大雪纷飞,工作方面相对来说难得地比较清闲一点,也能空出几天时间好好陪老婆孩子。
苏黛月初八就回公司上班,家里请的两个阿姨还要过几天才从老家过来,程太初自然包揽照顾安安和团子两个儿子的大小事务。
首先还是给安安找小学,虽然还有一期才上小学,但京都这个城市,好的学校名有限,僧多粥少,靠争靠抢。
通常情况下,家长需要提前半年至一年,就开始给孩子跑新学校的事情。
而且越是教学资源强悍的学校,不但对学生的要求很好,对学生家长也同样有很高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无非是学习成绩怎么样?是否有什么特长?说白了,就是智商很重要。特长也是加分项,最好是个小神童。
对家长的要求,那就不仅仅是工作、身份,学历也是其中一项要求。
学校招生名额有限,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面试。
京都最好的小学,无非就是海淀区第一小学,朝阳第六小学、以及其他几个区的几个小学。
能进入这几所小学就读的孩子,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小初直升,进入海淀区第一中学。孩子智商再高一点
,初三就能通过华清的丘成桐新领军计划预科班,直接跳过每年让千万家长心惊胆颤的高考,一旦成功录取就是华清大学本硕博连续。
妥妥的祖国花朵中的花朵,社会精英中的精英……
当然了,程太初对安安和团子可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毕竟,神童是极少数。
孩子普通一点,未来就差。
只要长大了遵纪守法,就是一个合格的人。
程太初从不觉得自己上学那会儿有多厉害,也不觉得自己出了社会工作的那三年有多优秀,就算自己今天成了千亿富翁,说白了,也是因为有了金手指。
望之成龙、盼女成凤是没错,但家长本身不够优秀,却逼着孩子长出翅膀去飞翔,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
除了资源强悍、名声在外的这几间公立小学,京都还有不少相当出名的私立学校。
相对来说,私立学校,由其是双语类的私立学校,只要家长有钱,就能把孩子送进去。
但好的双语私立学校,家长光有钱还不行,孩子iq也得跟上。
程太初带着安安折腾了几天,还是小婴儿的团子只能交给丈母娘帮忙照顾着。
元宵节过后,两个住家保姆才从老家赶了回来。
苏黛月十分大方,给两个阿姨每人包了两万块的新年红包。
夜晚,霓虹灯抒写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安安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两个阿姨在陪着团子玩耍。
程太初和苏黛月躺在阳台上的沙发上,喝红酒,赏白雪。
程太初拿出了一堆来自不同学校的册子,以及申请表:“你说的几所学校我都实地了解了一下,你来给安安选一所学校吧。咱们把资料填一下,跟学校预约一个时间,一起带着孩子去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