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太初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飞回东省。
他没有让江波涛开车来接他,选择坐大巴车到南州市,再转两趟车回到水湖镇。
水湖镇以前是小镇,赶集的日子逢单不逢双,除了住在街上的人,普通农村老百姓,只有在单数才来赶集,否则很多东西都买不到。
所以,平时逢单的日子,小镇上的街道十分的热闹。
无数的老百姓背着背篓来赶集,可谓是人声鼎沸,人挤人。
双号日,街头上就显得冷冷清清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
那些村民一批一批地搬迁过来,离小镇的街道就几百到几千米。
眼下,整个小镇每一天都十分热闹。
很多小摊主,不在拘于过去的旧形式,每天都出摊,生意相当的好。
但人一多,商铺涨价,就连菜市场的各种价格也在提高。
有利有弊!
程太初拖着行李箱,从车站走到三岔口。
他本来可以直接搭车回村子,但现在时间是下午三点半,离吃晚饭的时候不上不下。
所以才专门走到三岔口的水湖酒楼,打算简单的吃顿饭才回家。
水湖酒楼的老板,十分热情的招待了他。
一荤一素一汤,上菜也很快。
今天是十六号,
又是这个时间点,程太初发生店里的客人竟然有好几桌。
“老周,生意挺好的啊?”他笑道。
周老板拿着两瓶啤酒走过来,坐下来陪程太初喝几杯。
“最近的生意是挺好的!这都是多亏了你程老板。那些搬迁过来的人,分了一套新房子,又有大把的土地租金,有的还有三十万的卖房款,富得流油。手里有了钱儿,对吃的穿的用的,也不像过去贫困的时候那么扣搜!”周老板喜滋滋的说道。
程太初点点头:“过去是挣钱太难,种一季的大麦才卖两千块左右,还有老人和孩子要养,这日子不得不精打细算!”
“就是这么个理儿!”周老板轻拍了一下桌子,十分赞同。
他又说道:“我正打算,最近一段时间把整家酒店重新装修一下。虽说将来那些旅客更多的是选择在你家的景区吃饭,但他们肯定也会来小镇上逛逛。我这间酒楼,都是十五年前的老装修了,你家的景区在发展,我也要把酒店好好装修一下。”
程太初跟这位周老板也算是老朋友了。
平时有什么活动,酒宴都是订在这里。
周老板做生意菜品干净,份量又足,是个很实在的人。
程太初觉得这人不错,说道:“你这家酒楼,确实也该重新装修了。就像你说的,往来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你家酒楼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他问道:“有没有兴趣开民宿?咱们也认识这么长时间了,又是乡亲,你要是有想法,我给你留一个名额。”
周老板一听,眼睛都亮了。
他赶紧起身端起酒杯:“程老板,有这样的好处你都能想到我,这杯酒我干了!”
程太初赶紧招呼对方坐下:“不用这么见外,咱们都是老朋友了。”
站在柜台前的老板娘听了一耳朵,喜滋滋赶紧跑到厨房让厨师多烧几道硬菜送上去。
最后,程太初坚持要付钱。
周老板夫妇二人坚决不收。
程太初拖着行李箱往桥头走,准备去那个地方搭班车回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