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4章 摊子摆大了(一)(1/2)

十来万可是天文数字。

要知道,在几年前的小地方,万元户都是跺一跺脚,地皮都能颤三颤的存在,是要挂红游街表彰的。

这两年因为经济进一步发展,万元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不是那么稀奇了,但一万块在普通人心目中还是一笔巨款。不然,《中国散文》员工也不会为集资建房那一万块钱抓破脑袋。

两位老爹搞出这么大动静,孙朝阳甚是吃惊。

他说:“妈妈,几个月前,我只听两个爸爸说要弄水库养鱼,倒没有在意,他们这是在搞什么呀,还创起业了?”

杨月娥说,两老头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你养鱼就养鱼吧,弄个水塘,丢一千尾鲢鳙进去,也不用管,就喂在那里。兴趣来了,去甩几杆就是。可两个疯老头却不,他们竟然搞起了什么三文鱼养殖基地,水塘都弄了十几个,还和什么大学一起弄了实习基地,拉了动力线,正在建楼房,修实验室,高科技的仪器都用上了。

还说将来三文鱼养成,要出口东京,为国家创造多少多少外汇。

说到这里,杨月娥有点担忧:“朝阳,你爸年轻的时候是个农民,后来招工进厂搬砖,没啥文化,就是大老粗一个,现在还搞起了出口创汇,我心里慌得很。你和何情不是下个月不是要去东京吗,要不你在那边帮问问。”

看到母亲一脸的担忧,孙朝阳道:“妈你怕什么呀,就算爸爸干砸了锅,也不过是损失十来万,咱们家也不缺这个钱,只要老爷子开心就好。”

杨月娥不满:“十来万不是钱啊,我一个月退休金也就五十来块,这得领多少年啊?”

孙朝阳笑笑;“我爸是个老粗不假,但何情爸爸是个知识分子,人家解放前就是富商公子,从小在上海滩长大,见多识广,什么不懂?所以,妈你也不要担心。”

杨月娥连连点头:“对对对,有亲家公在,确实不用担心,他有知识有文化,是咱们两家人中的最高学历。”

说罢,她接着道:“对了,亲家母也去顺义玩了。”

吃过面条,天已经蒙蒙亮,孙朝阳和何情累了一天,直接倒床上昏睡,直到下午才醒。他们本打算去顺义那边看看三位老人在搞什么,无奈瞌睡不好,浑身酸软,遂作罢。

两个老头却是很开心。

此刻的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正在出席顺义县水产品养殖项目招商引资座谈会。

这个项目是县长引进的,那边特别重视。

几个月内,所有手续办完,开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这天,相关单位把两个老人请去影剧院开大会,下面坐了好几百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

县长先讲话,他描述了这个项目引进之后每年能为县里创造多少外汇,让多少多少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美好前景。

侃侃而谈了十来分钟,最后道,这是我县市场经济走出的第一步,是树起的一面红旗,关系到当地村民的饭碗。各单位必须积极配合,执行不走样。否则,就是砸了当地群众的饭碗,谁敢砸他们的饭碗,我就砸谁的饭碗。

“现在有请xx大学,水产研究的梁教授讲话,大家鼓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