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夫这种老同志心胸很开阔的,看社里的人都是自己的学生和子侄,凡事都是呵呵一笑了之。但别忘记了,他还是个老牌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尊严,认死理。
他晚年最得意的稿子被枪毙,这不能忍。尤其是周宗阳人走茶凉那副嘴脸,实在太恶心。
悲夫脾气上来了,就找到上级人事部门说,自己不退休了。
人事部门的人说,高主任你年龄到了,国家有政策,一定级别以下的干部满六十岁就要退居二线,我们也没办法。
悲夫退休前是县团级,退休后提半级,副地市级。
他难得地跟人事部门的吵起来,那边的同志也拿他没有办法,说,高主任,我们都是干活儿的兵,你跟咱们闹也没用。
悲夫怒道,你们管不了是吧,那我找管得着的人。
他老人家可是抗日时期参加工作的,战友袍泽可不少。就找到了上级的上级,组织部门负责人,一通痛诉,又发了一通脾气,反正就是一句话,老子怎么说也不退休,实在是见不得有些人的嘴脸。真当我是个书生,我也是摸过枪的,我也有一腔血气。
上级的上级看老高确实是铁了心要扳回这一场,也很头疼。可问题是退休政策摆在那里,年龄到了你想不退也不行。
琢磨了半天,上级的上级忽然一拍手说:“有了,老高,顾问当不当?”
“顾问?当当当。”悲夫同志的眼睛亮了。
事情是这样,建国的时候,一切都在草创,制度不完善,也没有干部退休一说。没办法,因为当时大伙儿都还年富力强,像高主任这样的老革命还是小高,自然也谈不上退休的事情。
特殊年代以后,以前受到冲击的老干部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可惜岁月蹉跎,小高们也变成了老高,体力精力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也到了该退下去的年龄。
问题是大伙儿不愿意啊,现在再制定退休政策,抵触情绪很大。
国家抓了半天头,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老干部们还是先退下去,把领导岗位让给年轻人。但年轻人工作经验和威望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同志们带上路扶上马送一程。于是,就在各行各业设置了顾问委员会,老同志们当顾委,再干几年。
于是,老高就做了上级机关的顾委,进驻《中国散文》指导日常工作。
周宗阳本以为悲夫一走,自己这个一把手就能一手遮天,十年媳妇终于熬成婆。万万没想到,悲夫以这种方式又回来了。
以前的悲夫同志为人温和,看到小年轻们都是乐呵呵的。加上有意培养孙朝阳这个得意手下,社里的事情基本不管,任由大家自由发挥。不要怕做错事,错了咱们改,实在不行,还有我这个老同志顶着。
这次回来,老头一改以前逍遥派的风格,什么都亲力亲为,什么都抓到手里。
反正就是一句话:龙头棍不交,账本也不交。
彻底把周宗阳这个总编给架空成一个吉祥物。
看老头的精神头,这个顾问估计还要顾上两三年,日子可就难熬了。
说到这里,大林和小玉哈哈大笑,同声说,痛快实在是太痛快了。老高顾问,现在朝阳你又回来了,咱们也没有调动的想法,这工作还得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