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3章 你在这里做什么(1/2)

湖北那边讲完话后,是一位大领导宣讲文艺政策。他讲话很有水平,举了很多最近两年当红作品的例子,其中还提到了孙朝阳的《暗算》,说,自己眼睛不是太好,看不了两页就花得厉害。最后还是让他女儿一个字一个字读的。

这本小说如果在几年前发表,肯定会引起不小争议。当然,现在的争议也不小。不过,不要紧,小说嘛,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要允许年轻的作家同志探索新题材,新写法。

他笑着道,现在一翻开文学杂志,不是知青就是农村包产到户,千人一面,像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这种让人眼前一亮,有新鲜感时代感的作品太少。大家都写老题材,是否有点不太百花齐放了呢?当然,我也不是说这些题材不好,也无意抹杀作家们的工作。但是,还是要勇于开拓。

他一边说,吴胜邦就在一边拿着笔记本做记录。

汪曾祺用手拐了拐孙朝阳:“小师弟,你被点名了,很不错嘛。”

孙朝阳:“惭愧,惭愧。”但表情却得意洋洋。

大领导最后总结道:“文艺界的胆子不妨放大一点,步子也不妨迈大一点。”

吴胜邦:“多谢领导的发言,我预感,未来一年必将是文学的丰收年。”

特殊十年,文艺界因为握着笔杆子,掌握着喉舌,受到的冲击特别大,在场的中老年作家,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遇到过麻烦。虽然这几年大家都做出适当的探索,在笔下的文字还是有点放不开,写起来战战兢兢的。

即便如王朦这种勇敢的先行者,他的《春之声》和《夜眼及其他》出版后,也收获了不少批评意见。

大领导这席话可说是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按说,所有作家应该慷慨激喜不自胜才对。

然而,掌声还是不热烈,有点敷衍的味道。在鼓掌的时候,大家还都互相用目光交流。

吴胜邦在上面看得明白,如何不知道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奖金上面,什么改革开放,什么胆子再大点,比起一万块钱,不值一提。

他心中顿时揪紧了,背心一阵阵燥热。

今天上午的会议就是各大领导讲话,接下来是中协的一位副主席发言,此人自然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看他书长大的,其中还有两篇文章入选了小学生课文。

现在还有不少老作家都还活着,因为文学地位摆在那里的,所有,中协有二十多个副主席,三四十个常务理事,六七十个理事,多是名誉头衔。真正管理中协的是作协书记处,正规的政府机关。

一提到中国现代文学,排名最前的自然是郭鲁茅巴四大天王,后来还加上个曹禺,郭鲁茅巴曹。可惜郭鲁茅已经去世多年,现在中国文学的大宗师只剩巴金和曹禺,大家都服气。

巴金地位摆在那里,所有文学界重大活动都会请他参与。前些年,巴金身体还好,对提携后辈也很热心,通常都会乐呵呵地答应。比如四川的《青年作家》创刊,老先生就很大方地给杂志供了稿。上次茅盾文学奖,他更是直接出席,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本来,他答应来出席鲁迅奖的。可惜入冬以来,老先生身体突然不好,住进医院。毕竟是那么大年纪的人了,身体机能下降得厉害。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来,他开始长期住院,直到后来去世。

如此看来,冰心老人的身体真的很不错。孙朝阳不禁羡慕,自己老了如果有谢先生那样健康,第二次人生就圆满了。

作协的副主席年纪也大了,眼睛不好,说话的口音很重,他老人家大约是突然爆发了创作力,这篇讲话稿竟然写了上万字,厚厚一大叠稿子。

等到发言结束,一个上午也过去了。

然后休会,准备吃饭。

前排的孙犁不满:“哪里来的那么多话,等会儿要找他掰扯掰扯。”

曹禺是十里洋场来的,儒雅地笑了笑,说,自己和那位先生已经有些年头没见,不知道太太还好,娃娃们还好吗,看他在台上的精神头儿,不知道血压好不好,血脂粘稠不粘稠……

最后感慨:“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不谈文学,谈养生的年龄了啊。”

汪曾祺;“养生养生,饿得要命,咱们还是先去吃饭才行。又冷又饿,必定要戳脱。”

曹禺正色:“饮食只能六分饱,这叫惜福。老汪,你是美食家,等会儿上菜的时候,你负责给我讲解。北方菜,我不是太懂,平时家里都是太太做的苏帮菜。”

汪曾祺道:“好说,好说。”

孙犁:“别听老汪瞎吹,他懂什么吃。文章里的美食也普通,不是菱角就是新剥鸡头米,或者螺丝、河虾,都上不得台面。对了,第一次看他文章的标题《晚饭花》,我还以为是什么新鲜吃食,结果还真是花儿。”

孙朝阳看老头们如此幽默,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各位前辈,我也得回宾馆吃饭,下午再过来聆听你们的教训。”

且说吴胜邦看一个上午平安无事过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感觉背心已经被微汗润得有点湿漉漉,大冷天地贴在皮肤上,很不舒服。

不过,心中又是奇怪,上午又是大领导,又是甲方爸爸,又是作协副主席发言,场下那么多老前辈坐着,正是获奖作家们开炮的好时机,他们为什么不发难呢?

正想着,老符过来低声汇报,说有几个老前辈因为身体缘故,午饭后就不过来来。

吴胜邦点点头,老前辈们大多年事已经高,能够来出席已经难得再让人家坐一下午确实为难人。他们来坐坐,撑个场子已经很给面儿的了。

他内心又有种奇怪的想法,竟有点盼望老前辈们再走些,免得作家们闹起来让人看到太丢人。

是的,事情不小,获奖作家肯定会闹的。只是不知道……他们上午为什么引而不发,难道还在等更好的机会?

回宾馆吃饭的路上,众人几乎都没怎么说话,互相交换着眼色,好像正在酝酿着什么。

吴胜邦竖起耳朵,却听不真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