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6章 说客来访(1/2)

莽流最近日子过得不错 ,他出版的西贝货文化苦旅卖得不错,销量比孙朝阳的正牌书还火。

假货之所以卖得好,有两个原因,一是装帧花哨,二是价格便宜。装帧上他借鉴了国外书籍的很多新鲜玩意儿,加了腰封,上面的广告语也相当醒目“一本传统文化的盛宴。”另外,还随书附赠了书签,就是一个白檀香木薄片,上面打着梅花状的眼,顶端还系了流苏。

八十年代的人都看书读书,都用书签。最早的书签是书籍自带的。典籍类书籍在出版的时候书脊里就有一根红绸缕子,看完书就把缕子夹在里面做为标识。

当时很多人也自制书签,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树叶书签。就是把一片枫叶什么的,夹书页里面。有风雅的还在上面题上一行字,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难得糊涂”“期末考试拿第一”“跳出农门。”

买书还送书签,读者自然要来占这个便宜。

说到便宜,假货文化苦旅比孙朝阳的正版要便宜一毛钱。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莽流在看不见的地方把成本降下去了。

当时的书籍质量都好,先是用线缝好,然后抹胶水。这样装订好的书非常耐造,你就算把书页翻卷了,读成了刨花,依旧能保持完整。当然,装订太耗时耗力,是成本的大头。

莽流就把这一步给省了,直接抹上厚实的胶水完事。至于读上一年半载,书页散了怎么办,那就不管莽流的事了。

成本降下去了,怎么卖也有讲究。

一九八四年,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风气进一步开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指引下,仿佛在一夜之间各地的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翻开报纸,满篇都是各地表彰私人企业家,万元户挂红授奖。

当你走出家门,愕然发现,往日萧条的大街到处都是新增的店铺,满世界都是做小生意的贩子。想想,前几年还在割尾巴,去年还在抓流氓拉较场上打靶,今年的市井却变得如此繁华。世界好像是一辆已经启动的火车,呼啸向前,谁也挡不住,一切都在加速。当时的人们或许不适应,但还是欣喜地看着不断出现的新鲜事物。变化,总比一潭死水的好。

莽流刚开始做出版的时候 ,走的还是传统发行路线,放新华书店里销售。后来开了窍,专一走书报亭、走水陆码头的报摊、走租书店,发现这个路径比新华书店销售还好,而且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关系需要处理。

这样一来,成本又降下去了一分。

孙朝阳的名气实在太大,文化苦旅名气实在太大,莽流的西贝货竟卖得极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颇有商业头脑。

不过,因为孙朝阳的集子参加了鲁迅文学奖的评选,如果再冒人家的名出书,不但得罪了天津的出版社,连评委会和中协也一并得罪了。

所以,他也不敢造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