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简奥斯汀的故居,原来这里就是写出《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的地方……真有钱啊!”老符感慨。
万万:“真有钱啊!”
眼前是一片古色古香的院子,红砖红瓦,看起来至少两百年以上历史。虽然比不上白金汉宫那样宏伟,但大伙儿都是识货的,知道这种豪宅非常值钱,尤其是还赋予了文物价值。
孙朝阳在旁边道:“万万,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之一,一辈子没结婚,自然积累了许多财富。真要比喻,相当于英国的曹雪芹吧。”
结束法国的行程之后,中国作家访问团乘飞机到了英国。参加了几次活动后,来到简奥斯汀故居参观。
这里属于英国的一个郡,郡首府是南安普顿,有一支不太出名的足球队。这个时候,英国足球超级联赛正是利物普横扫欧洲的时候,拿到了很多洲级冠军。后来遇到空难,球星团灭,开始了艰难的重建。
简奥斯汀故居距离伦敦不远,乘车也就一个小时路程。
说到曹雪芹,万万吐了下舌头,道:“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叫黛玉进府,本来也不是重点课文,但我们老师要求大家把课文都背下来。那篇文章的文字和用语和现代人有区别,很有些地方很拗口,背诵的时候痛苦死了。”
孙朝阳笑道:“确实也不难,你把文章的故事线索理顺再说。先是林妹妹的父母去世后,无依无靠,只能投奔荣国府,她内心中还是忐忑的。不料表哥宝玉对他很热情,一颗悬在半空的心总算塌实了。然后是凤姐儿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说着话,众人就在英国接待方的带领下进了奥斯汀故居,里面有很多中国的青花瓷。
这些明清瓷器很精美,虽然都是外销瓷器,但其中不乏竟极品,每件都价值不菲。除了盘子和碗,还有洗脸的面盆。青花瓷面盆,看起来感觉怪怪的。
领头的是英国着名文学家,诗人特德·休斯,一个五十来岁精力旺盛的老头。
他头发已经花白,脸有点方,话也有点多,道,刚才听中国朋友说起你们国家的古典文学,我倒是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背书的两大噩梦。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就是简奥斯汀,他们是入选英语课本最多的作家。
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当于古文,生僻字多,很多单词现在都不用了,读起来不上口。简奥斯汀的作品描写细腻繁复,也不好背。
多少学生都栽倒在这两人上面。
万万嘀咕:“那不就是鲁迅的课文吗?”
众人都笑起来,确实,当年读书的时候,大伙儿对树人先生恨得牙关痒痒,被“院子里有两棵树”“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折磨得欲仙欲死,根本读不懂。要等到年纪大了,才能体会到鲁迅文章的妙处。
不过,听休斯这么说,众作家才惊讶地发现简奥斯汀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竟然等同于莎士比亚。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议论道,以前国内研究英国文学,还习惯用阶级分析法,研究得最多的是狄更斯的《咆哮山庄》《雾都孤儿》,研究的重点是维多利亚时代羊吃人社会,以及工业革命初期,新兴资产阶级对贵族地主发起的挑战。
在文学研究者看来,简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一样,写的不过男男女女,小情小调,格局未免不高。
通过迟春早的翻译,听到大家的议论,休斯道,或许这是我们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就我国的读者而言,不是太喜欢宏大叙事。比如最近被读者挖掘出来的作家高尔斯·华绥,他突然爆红并不是因为金融三部曲《有产者》《骑虎》和《出租》,这三部作品写的是伦敦金融街的商战和家族史,题材宏大吧,但在本世纪初出版的时候销量并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