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抛开前世记忆炒股,李旭都能给裤衩子亏掉,他着实不敢教导李文柏。
他把李文柏交给了付清。
他直言付清在炒股一道上不下于自己,在教导一道上更是强于自己。
就这样,李文柏开始了学习生涯。
把他安排好后,李旭又以徐向前的名义将大圈帮中势力最大的头目约了出来。
受影视作品影响,很多人都以为大圈帮是一个帮派的名字。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大圈帮是对内地来的从事黑社会活动的犯罪团伙的统称。
这年头在港岛开影视公司,没有黑道的人罩着根本不行。
港岛的老牌明星们对此绝对深有体会,就像是被称为劳模的刘德桦后来都被人拿枪指着脑袋拍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港岛的黑社会势力太过猖獗。
以徐向前现在的地位,他说一句话,各大黑社会团伙的头目绝对会卖面子。
可问题是他们卖面子,不代表影视公司的人就不会受到骚扰。
为了避免麻烦,李旭打算出一笔钱让大圈帮的人罩着李鸿涛兄弟俩的鸿博影视公司。
大圈帮里的人重财而轻命,好勇斗狠,港岛本地的黑社会团伙对他们十分忌惮,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招惹他们。
有他们在,鸿博影视的安全问题基本就不用再操心了。
李旭约见大圈帮头目不仅仅是为了这一件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他希望对方能把势力发展到小日子上去,并且表示自己可以出钱支持。
以后要是有日本人欠他的钱,他就让大圈帮的人帮自己讨债。
论起讨债,黑社会才是最专业的。
而且这种黑活也只有他们做才最合适。
对大圈帮的人来说,只要有钱赚,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大圈帮头目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事情过去不到两个星期,一大波大圈帮的人就到了小日子。
鸿博影视公司也正式开业了。
李旭给李鸿涛兄弟俩拿了两千万美金,让他们折腾。
时间来到九月下旬。
期间英方政府和港岛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想要遏制住金融风暴,结果不仅没用,还反倒让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多家地产公司和银行倒闭。
李旭趁机接手了一部分银行和地产公司,将其合并重组。
剩下的地产公司由包船王、徐向前二人共同瓜分。
包船王二人没有接手被李旭择剩下的银行,而是联手购买了大量的渣打银行股份。
汇丰银行是香港第一大银行,渣打银行是香港第二大银行,这两家银行也是唯二拥有港币发钞权的银行。
换做平常,包船王二人很难有购买渣打银行股份的机会。
现如今受金融风暴影响,所有的银行都出现了挤提事件,渣打银行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去。
渣打银行的股东们被英方政府和港岛政府的神操作给弄怕了,照这样下去,谁都不知道金融风暴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要是挤提的时间太长,他们也坚持不住。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卖掉一些股份,引入实力强劲的股东,以此增加群众对本银行的信任,减轻挤提情况。
现在实力最强劲的顶尖大亨唯有包船王和徐向前。
于是包船王成了渣打银行的第一大个人股东,徐向前成了其第二大个人股东。
这天,包船王上门说了一件让李旭几人差点惊掉下巴的事。
伦敦金交易所背后的金商们要把怡和洋行旗下的汽车集团、怡和船务的股份以及太古洋行旗下的香港联合船坞、太古地产的股份低价卖给包船王。
等回过神,徐向前连忙问道,“包生,那些金商从哪弄来的股份?”
“它们从两家洋行手里买的。”
“啊?”
看到徐向前疑惑不解的样子,包船王当即解释起来。
李旭等人这才知道,原来金商们得知两家洋行正在四处求助,就找上门表示要对它们进行援助,援助的方式是收购它们旗下公司的股份。
金商们的理由非常充分,我们要跟你们成为一家人,共同对抗包船王。
两家洋行寻思着这主意不错,股份到了金商们手里,金商们肯定不会将其卖给包船王,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的大股东地位能够保住,还能获得一大笔资金。
就这样,两家洋行将包船王最看中的怡和船务、香港联合船坞、以及太古地产的股份各卖了百分之二十给金商们。
不仅如此,怡和洋行还将李旭看中的汽车集团塞了进去。
它这么做是希望金商们能和徐向前对上。
整个港岛都知道,徐向前和包船王关系莫逆。
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怡和洋行不相信金商们会把汽车集团的股份卖给徐向前。
可两家洋行不知道的是,金商们购买这些股份是为了跟包船王做笔交易。
交易的内容是只要包船王答应永远不再涉足金商们名下的金市,这些股份就低价卖给他。
两家洋行以为包船王在金市中只赚到一笔钱,金额在百亿美金出头。
但在金商们眼里,包船王赚到了两笔钱,金额高达上千亿美金。
金商们实在太害怕了。
它们觉得如果包船王继续涉足金市,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破产。
先前它们想找包船王进行协商,结果包船王都没搭理它们。
现在包船王收购受阻,它们看到了搭话机会。
它们决定出点血,将收来的股份低价卖给包船王,以此换来今后的安稳。
李旭觉得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两家洋行都能哭晕在厕所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