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领导听出来了,李旭是在问这边的治安变好没有。
他暗自松了口气,语气都显得轻快许多,“我已经很久没去外地了,对其它地方的治安状况不太了解,所以没办法评判您二位谁说的更有道理;
不过我们这儿的治安你们大可以放心,我敢保证,不坐车、不带保镖的情况下你们绝对不会碰到危险。”
去年李旭对他们这些领导说后年开年会给武大捐款一千万美金。
从那天起,在治安管理上面,他们是一点没敢放松。
时至今日,市面上或许还有不务正业、四处晃悠的人,但是敢拦路抢劫、作奸犯科的人却是见不到了。
正因如此,黎领导才敢做这个保证。
徐向前咧嘴一笑,“二表弟,黎市都作保了,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暂时放心。”李旭淡淡的回答道。
徐向前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徐向前询问道,“黎市,今年我们一家四口到我表叔家过年,我们不希望被人打扰,只想过个安安静静的年,所以到时候我想把保镖和车队留在这里,你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黎领导想都没想,直接应了下来,“徐先生,把他们留在这您就放心吧,过年那几天我会安排人给他们做饭,保准不让他们饿着。”
他刻意表明到时候会安排人做饭,是为了让徐向前知道那几天宾馆本不应该有人做饭,以此卖一份好给他。
徐向前明白他的意思,于是笑着说道,“黎市,那就麻烦你了,你放心,我也不让你难做,我会给留下来的厨师每人每天发五十块钱作为感谢费。”
徐向前觉得这么点小事就想换个好,那这份好未免也太廉价了。
他给这么高昂的感谢费就是为了表示大家两不相欠。
黎领导当然不肯让他出这个钱,连忙说道,“徐先生,感谢费就不必了,到时候我们会给厨师发一份奖金。”
徐向前坚持要给感谢费,黎领导则是坚持不肯收。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的争论起来。
正当两人僵持之际,本地一把手王领导过来了。
他同样一眼就认出李家兄弟,热情的跟他们挨个打招呼。
得知徐向前的身份后,他更是乐得嘴都快咧到后耳朵根了。
大伙儿说了好一会儿客套话,黎领导和徐向前才又继续争论。
王领导了解到事情经过,当即表示就按徐向前说的办。
他看得明白,徐向前是铁了心的要出这个钱,如果再争执下去,难保他不会心生反感。
王领导都发话了,黎领导只能选择听从。
接下来大伙儿聊了些其它话题,期间徐向前还暗戳戳的表示过完年自己从表叔家回来就给武大捐款。
这可给两位领导高兴坏了,连说话都更有劲了。
当然,他俩也试探性的问过徐向前有没有打算近期给这边政府捐款,只是都被徐向前另找话题给岔开了。
第二天临近中午。
李家兄弟和徐向前一家走路来到武大,身边一个保镖都没有。
还别说,这一路走过来,的确没碰到什么危险。
站在教室外面,等下课铃声响,走出教室的李菊看见三个哥哥,脸上瞬间绽放出极为灿烂的笑容。
兴奋的叫了声“大哥、二哥、三哥”,接着李菊把目光看向一旁的徐向前夫妇,试探性的叫道,“表哥,表嫂?”
徐向前一家要来唐县过年的事李家人早就知道了。
能站在三个哥哥身旁,又是一家四口模样,李菊自然能想到他们的身份。
听到这声叫喊,徐向前两口子乐坏了,应了一声后对李菊连番夸赞。
李菊还没怎么样,李平和李旭倒是龇着牙在那直乐。
这时徐向前的一对儿女上前对李菊恭恭敬敬的叫喊道,“小表姑好。”
见此情景,李平突然反应过来,一巴掌甩在一副看热闹模样的李文柏头上,训斥道,“发什么愣呢,还不赶紧叫人?”
李文柏揉着脑袋,先是悻悻的嘟囔一句“刚才表叔他们不是在说话嘛”,然后用同样的恭敬态度对徐向前夫妇叫道,“表叔好、表婶好。”
李、徐两家主打的就是一个假戏真做,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们是信了。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们两家也是实实在在的亲戚关系。
出于这样的心理,双方很快熟络起来。
之后李菊带领大家找到李文泽等人,他们同样很快跟徐家人聊到了一起。
别人不知道李、徐两家究竟是不是亲戚,熊雪作为刘刚儿媳、以及刘家下一代的扛鼎之人,她是知道的。
可当她看到眼前场景后,她不由得心生怀疑,这两家人不会真是亲戚吧?
一连两天,李旭一行人每天中午都来武大找李菊几人吃饭。
第三天,他们一大早就过来了。
因为今天是李菊和李文柏毕业的日子,武大为他们这批毕业生举办了一个毕业典礼。
李旭一行人来这么早就是为了参加这个典礼。
等典礼结束,已经是中午了。
大伙儿坐在高级饭店里面,李平率先对未来的妹夫李海涛问道,“海涛,你以后考不考研?”
“考。”
“也考中科大?”
李海涛“嗯”了一声,然后询问道,“平哥,我听说文柏明年也要去合肥?”
“对,她小姑明年去合肥上学,我们不放心,让他过去照看一下。”
李菊已经考上中科大的研究生了。
等过完年,她就得去中科大上学。
李家人不清楚合肥的治安状况,为了以防万一,就让李文柏跟过去继续保护李菊。
得到肯定答复,李海涛既激动又惭愧,“这事本应由我负责,现在却要文柏受累,害得他连国家分配的工作都要放弃,我这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文柏没考研,现在的他算是彻底毕业了,像他这样的化学系学生,接下来会由国家给他分配工作。
众所周知,国家分配工作向来都只遵循一条原则,哪要需要,就往哪分。
所以李文柏被分到合肥的概率非常小。
而且以他的专业,即便真的被分到合肥,想必也是被分到某个研究室去。
做研究的人都知道,忙起来没白天没黑夜,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把李菊照顾好。
故此李文柏的选择只有一条,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