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是最先跟着李旭他们的员工,又是他们的第一员大将,她的婚礼他们当然不会缺席。
得到肯定答复,袁玉这才兴奋的离开。
只用了一个月,袁玉的婚礼就筹备好了。
参加完她的婚礼没几天,包船王带着一行人上门了。
包船王这是刚从首都回来,顺道过来看看。
当初他想给首都捐赠一家宾馆,宾馆以自己父亲的名字命名,但是这个钱一直没人敢收。
直到前些日子他才得到首都传来的消息,这个钱可以收了。
于是他带着老父亲去了首都,把建宾馆的一千万美金交了上去,而且还参加了宾馆的奠基仪式。
不仅如此,之后他们二人更是受到总设计师的接见。
这给李旭几人羡慕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包船王没在这边待多久,仅仅过了两天就回了香港。
他走之后没几天,服装厂正式完工。
又过去半个月,庞冬一行人回来了。
庞冬夫妻一点伤都没受,负责保护他们的人伤了三个,都是被枪打伤的,好在性命无忧。
李旭给这三个受伤的人放了几个月的假,让他们养好伤再来上班,同时还给他们发了一笔奖金。
当然,其他的安保人员同样有奖金,只是跟他们的比起来要少了很多,假期也只有一个月。
这次庞冬一行人去了三个地方,邀请到一位湘菜大师、三位浙菜大师和两位鲁菜大师。
这些大师需要把家里事情安排好才能过来,按照时间计算,起码还要两个月才能见到第一个过来的人。
李旭给庞冬夫妻放一个月假,让他们回广州陪陪孩子,然后又告诉他们假期结束不用回来,到时候那些安保人员会去找他们,跟他们一块去港岛寻找外国菜厨师和甜品师傅。
国内八大菜系,已经具备四个,再来两、三个外国菜的厨子,秀康酒店的顶尖小厨房就算齐活了。
庞冬夫妻离开后,李旭几人的生活进入短暂的平静之中。
直到十月下旬,湘菜大师的到来,他们的平静生活才被打破。
吃了好几个月的粤菜,他们终于可以换换口味了。
这位湘菜大师同样是名不虚传,手艺无可挑剔,给李旭几人吃的喜笑颜开。
之后几天他们吃的都是湘菜。
这时在港岛待了近一个月的庞冬一行人回来了。
由于当初跟随半岛酒店的负责人学了好几个月,跟他算是比较熟悉,所以这次庞冬去港岛首先找的就是他。
对方倒也够意思,得知庞冬来意,当即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厨师和甜品师傅。
这给庞冬省了很多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庞冬邀请到四个法式菜的厨子、六个瑞士菜的厨子和两个甜品师傅。
其实这十个厨子里面只有三个是半岛酒店负责人介绍给庞冬的,剩下那七个都是前三个介绍来的。
半岛酒店负责人介绍的三个厨子比较全面,什么都会。
他们三个介绍的那七个人却是有点偏科,每人只会几道菜。
庞冬估摸着他们应该是学徒,手艺还没学全。
不过本着拾到篮里就是菜的精神,庞冬还是收下了他们。
这十二个人是跟庞冬一块回来的,然而李旭几人对于所谓的法式菜、瑞士菜丝毫没有兴趣,直接让人给他们带到宾馆去了。
至于那两个甜品师傅,几人还是挺有兴趣的,当即派人购买做甜品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然后让他们做一些尝尝。
还别说,味道挺不错的。
从这天起,李旭几人时不时的就会让他们做些甜品。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三位浙菜大师和两位鲁菜大师陆陆续续的到达这边。
李旭他们着实享受了一场美食盛宴。
最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同一道菜,大师们做出来的味道居然不一样,各有各的风味。
不变的是都很好吃。
要说这些大师也是够拼的,为了多赚点钱,都不等过年就跑来了。
李旭也不让他们失望,给他们每人发了五百块钱过年红包,跟他们一块来的厨房班子,每人发了二百。
之后李旭把这边的事情托付给袁玉,收拾好行李,带着一行人来到香港。
这天是阳历八二年一月三号。
一月一号那天出了件大事,上面发布一号文件,表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支持与肯定。
二号的报纸上不仅刊登了这件事,还将其扩大到对改开政策的支持。
这条新闻就是信号,引得无数人来沿海城市打工、做生意。
在半岛酒店开好房,徐向前让老婆孩子去给李家人买礼物,自己则是跟李家兄弟去找包船王。
跟包船王聊了一会儿,他们便离开了。
他们乘坐酒店汽车来到周大福门店,徐向前花费五百一十万美元购入一千根一斤重的金条。
吃完午饭,他们又来到汇丰银行。
此时包船王和交易员都在交易室等他们过来。
进了屋子,李旭了解到此时的金价是312美元每盎司,跟他记忆里的最低价已经不差多少了,于是吩咐操作员开始平仓。
当初李旭他们做空的时候金价大致在六百美元,共计购入三百一十万盎司,由于他们使用了百倍杠杆,他们拥有三亿一千万盎司的交易权。
平仓之后,去掉本金、税费、要还给汇丰的利息钱,他们赚了六百五十三亿美元。
真可谓是盆满钵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