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文柏恭恭敬敬的叫了声“海涛叔”,李平才换上一副笑脸,“海涛啊,你想多了,我们又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会随随便便让你跟家人断亲。”
“就是,我家的人最讲理了。”李旭跟着附和一句,接着询问道,“对了海涛,你说你爸妈不再管你大哥,那以后谁来给他们养老?”
李海涛做出回答,“我弟弟。”
李旭点了点头,笑着招呼道,“海涛啊,坐下来吃点,咱们边吃边说;文泽,去给你海涛叔搬把椅子过来,再给他拿副碗筷。”
李海涛也不推辞,直接坐到椅子上吃了起来。
这顿饭吃的李平和李旭满意至极,李菊的脸上也重新露出笑容。
只有李文柏仍旧是愤愤不已,时不时用气愤的小眼神瞅向李海涛。
吃完饭,大伙儿跟李海涛道了句别,然后各自回去收拾行李。
当天夜里,他们就踏上了回家之路。
李平三兄弟在这,他们自然不会再让老父亲过来接人,来到这边的第二天,他们就给唐县家里发了封电报,而且还让家里人去告诉刘家也不用来人,他们会安全的把熊雪带回去。
这次回家跟去年李家兄弟回家时的情形不太一样,现在还没到小年,路上来往的车辆比较多,所以众人根本不用着急。
火车到站的时候天还没亮,他们就在车站里面待到天亮才走。
来到市里到唐县的必经之路上,他们就不再走了,把行李放到路边,一边活动身体一边聊天。
他们没等到唐县供销社的车队,却是等到了唐县其它单位的运输车队。
就这样,随着车辆的摇摇晃晃,他们抵达了唐县。
李旭等人先是把熊雪送回刘家,跟刘家人聊了几句后才向自家走去。
走到家门口,大伙儿才发现院门居然是虚掩着的,推门进去,就见堂屋门同样是大敞四开,屋里明亮异常,还坐有数道身影。
仿佛是听见院中动静,屋里人纷纷朝门外看去,紧接着他们的脸上不自觉地挂上笑容,迅速起身朝外走去。
李旭这才发现,李梅一家子居然也在这里。
要知道现在可都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
一家人阔别许久,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热热闹闹的聊了好长一会儿,李旭才有机会问起这个问题。
李梅的回答十分简单,这么晚没回就是为了等李旭几人,想在第一时间看到他们。
李家康接上话茬,说她已经等两天了,今天是第三天。
这话可给李旭几人感动坏了,李菊更是一把抱住李梅的胳膊不撒手。
李梅跟他们快一年没见了,所以才这么想看到他们。
现在见到人了,她很快就提出了告辞。
李旭几人坚持要把李梅一家送回去,任凭他们怎么拒绝都不行。
没办法,李梅一家只好答应。
等把人送回去,回来后的李旭几人也没多聊,随便洗了一下就上床休息了。
像去年一样,第二天杜红和周淼就请了个长假。
孙秀和李家康也歇战一天,在家里陪大伙儿闲聊。
吃完晚饭,大人们没聊多久就把小辈们撵到其它房间,然后开始进行正事。
李旭首先把今年挣到的钱和做出的投资说了一下。
现在大伙儿对数字都快麻木了,没激动多久情绪就平复了下去。
眼下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秀康酒店和秀康学校这两个建筑。
没错,以徐向前的名义捐赠出的学校同样是以秀康为名。
这个名字得到李梅等人的一致夸赞。
老两口美的鼻涕泡都快出来了,他俩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四个大字,此生无憾。
这件事说完,李旭说起第二件事,分东西。
这次李家兄弟带了三十万人民币回来,此外还有手表、牛黄安宫丸、北京四合院和深圳房子的房产证等物件。
将这些东西一一分好,李平说起第三件事,李菊的亲事。
李平把情况详细讲了一下,听完之后,大伙儿的表情那叫一个复杂。
复杂的原因很简单,李菊要嫁出去了。
孙秀夫妻和李梅对李菊的感情自是不必多说,胡桂兰妯娌三人和杨东对她的感情同样不浅。
李菊三岁的时候,胡桂兰就认识她了。
她六岁的时候,胡桂兰嫁进李家,之后更是在家里带了她好几年,说一句把她当成亲闺女看都不过分。
杜红是在李菊六岁时候认识她的,受李旭影响,再加上她对这个二嫂同样非常亲热,所以杜红一直把她当成亲妹妹看待。
周淼嫁进李家的时候,李菊已经十多岁了,因为丈夫李晨替她下乡后她做出的一系列事情,从此就喜欢上了这个乖巧懂事的小姑子。
至于杨东,进李家门前他都不知道什么叫亲人,更是从未体会到亲情的滋味,直到做了李家的上门女婿才体会到这些东西。
从那时起,他就打心眼里把李家的每一个人都当成亲人,李平是亲大哥,李菊就是亲妹妹。
你说这样的他们怎能不因为李菊要嫁出去这件事而变的心情复杂呢?
沉默片刻,李家康问道,“老大,那个李海涛真有你说的这么好?”
“真有,我和小旭观察他十多天才做出这个判断。”
得到肯定答复,李家康把目光转到李菊身上,“小菊,你是真看上他了,还是为了应付我们,随便找的一个人?”
李菊低声道,“真看上了。”
李家康看了她一会儿,对孙秀问道,“秀儿,你怎么说?”
孙秀想了想,沉吟道,“小旭,明年你们三个走迟一点行不行?”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