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合嬷嬷的口味?”梨果关切道。
“雨前茶香浓馥郁,姑娘拿此等佳品招待老身,老身惭愧。”
“嬷嬷千里迢迢来到海洲,我们只怕照顾不周。”
“姑娘客气了。我们老太太与文老太君有旧,只是这些年相隔甚远不能来往,却不想再得消息便是阴阳两隔。老太太命老身来,寄托哀思,也想劝姑娘切莫忧思过度。”
“晚辈遥谢江老太君关怀,待日后兄长归京,一定登门拜访请安。”
云桐说着话,看到门外闪过一片衣角,看起来是云府仆从穿的丧服。
“若是老太君泉下有知,昔日闺友派人来看望她老人家……”
说着云桐停顿片刻,拭了拭眼泪。
她看了一眼梨果,后者轻轻点了下头,云桐就知道她也看到了门外的人影。
有人在偷听。
她也不等江嬷嬷再说什么,就转身对身后的榴花道:“嬷嬷的屋子可收拾好了?”
“姑娘,我这就去问问。”
榴花正要出去,江嬷嬷连忙拦住她。
“怎好意思叨扰,老身早已寻得住处。”
“客栈里住着哪能舒服,若是老太君知道我怠慢了江老夫人身边的嬷嬷,她该怪罪我的。”
“怎会怎会,姑娘好意老身心领。”江嬷嬷知道此番推辞定要继续纠缠,就坦白说:“老身就在码头临江客栈赁的房间,一切都很好,请姑娘切莫费心。”
“那我让人送些东西……”云桐热情地道。
江嬷嬷忙道:“我们老夫人身边离不开人,老身明日就动身回京城。姑娘无需为老身担忧。”
云桐此举,反而让江嬷嬷有了底。家中的孩子刚开始主事,总是不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总想着多表现表现,博得长辈们一笑。
这位云家大姑娘,虽礼数周全有些聪慧,但也没脱离她这个年纪普遍的见识。
如此,皇后娘娘也能放心了吧。
江嬷嬷执意要走,云桐假意挽留几句,便将她送出了门。
“姑娘,江家与咱们在京城就没啥来往,怎么会突然跑来?”梨果好奇地问道,此时在后间准备茶水的桃珠也走了上来。
“倒也不算不认识,我记得我与母亲那次入宫的时候,江家那位老夫人就对母亲很感兴趣。”云桐站在廊下吹了会儿风,风里花香驱散了室内的憋闷气,“或许也真如她说的那样,江家与老太君有旧。”
“桃珠陪我去花园走走,榴花你去问问姨母若是没有旁的事,我就先回后宅了。”
说着云桐就带着走了。
榴花好奇地拉住也要离开的梨果:“梨果姐姐,你要去哪儿啊。”
“姑娘交代差事了啊。”梨果轻轻弹了一下榴花的脑门,“刚才走神了吗?”
“才没走神呢……”榴花犹豫了。
梨果笑了:“好好想想。”说着几步消失在回廊拐角。
榴花一边走去寻文子月,一边思索。走了几步,她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原来是人,我还以为是只白猫窜过去了。”
*
云桐带着桃珠在花园的池塘边坐下。
水中摇曳的锦鲤,迅速摆动身体游到她的脚边。
“没带吃的。”云桐嘴上这么说,还是接过了桃珠递来的鱼粮。
“姑娘,我有事想求您……”桃珠见云桐放松下来,犹犹豫豫地开了口。
“什么事,你说。”
“我在码头上买下一个丫头……”
云桐的手一顿,抬头看桃珠。
“带着她上来的人说,是南边买来的,本来要卖到窑子去,可是那丫头划伤了自己的脸,又咬碎了牙婆的耳朵,便没有留下。”
“然后就被带到了海洲?”
“那人是花大价钱从这丫头父母手里买下来的,不想亏本,只能带在身边。我看到她的时候,她带着脚镣,在擦甲板,手都被海水泡烂了。我实在看不下眼……就把她买下了……花了这个数……”
桃珠比了一个数字。
“金子?”云桐多问了一句。
熟料桃珠竟然点了点头:“我自己的现钱不够,就找梨果借了一些。这丫头的卖身契已经在我手里了。”
“那我猜猜,你现在的麻烦是不是,这丫头认准了你,不肯跟着旁人走,也不肯被你安置在庄子上?”
桃珠苦笑:“什么都瞒不过姑娘。”
云桐想了想,若是如桃珠所说,这丫头的确是个既有骨气又有毅力的。
“先让她在布庄养伤,等身体养好了,带进来我看看。”
桃珠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要与云桐道谢。
“别忙着谢,”云桐微笑着看着她,“先说好,若是能留下,你可要负责好好教导她。”
“我知道,姑娘,我一定好好教她,我把我会的统统教给她。”
云桐心中了然,桃珠恐怕是把那孩子当成了过往的自己。
“姑娘,我回来了。”梨果走近了,看到桃珠的面容舒展就是知道她的事成了。
偷偷冲她翘了个大拇指。
又连忙对云桐说到:“姑娘,是大少爷身边的小厮,已经通知北风派人跟上了。”
云桐朝水中撒了一把食物。
那些锦鲤张着大嘴挤出水面争抢着,尽管它们刚刚都已经吃下去了许多。
“小心别撑破了肚皮。”
云权的确等不及了。
他知道父亲把他留在海洲是为了什么。
可是父亲还是太乐观了,有老太君做靠山,云晦一家早就把海洲握在手里。
府中就不必说,他从族中那些子弟口中听闻,文老太君这些年精力不济,便将事情都派给了她最喜欢的几个曾孙女,云桐算一个,还有云玄的长女云梦阑,就连云青玲都被文落寒私心安排去码头熏陶。
云权能感觉到云桐姐妹俩对他的敌意,所以先去试探了一番云梦阑。
谁能想到,她倒是不像她那位偷懒耍滑的父亲,木讷死板得很,不管云权怎么问,她都是一句话:“老太君交代给她的事,怎可以推托给旁人。”
府中没有他能插手的地方,府外也一样。
那个南宫家出身的县令一定打着娶云氏女的主意,一切以云晦马首是瞻。而他几次递拜帖求见,都碰了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