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因为有了之前的话,范宏怎么看怎么觉得栗永明不顺眼,便阴阳怪气的说道,“哎哟,我当时谁呢?原来是栗大局长啊,怎么着,看样子你对社区矫正的成见很深呀。”
按理说,范宏这么说就有点无理取闹了,毕竟栗永明质疑的并不是社区矫正本身。但是,因为这触及了范宏的核心利益,又岂容他人置喙。
所谓的社区矫正,是相对于监狱服刑而言的,说白了就是对一些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
在这期间,当然会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引导和监督这一工作,从而确保这些人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顺利回归社会。
这种措施有不少的好处,首先是减轻了社会的负担,毕竟把犯人扔进监狱,那是有着一定成本的,一个两个还好,一旦人多了,监狱也会不堪重负的,而在家服刑就可以很好的破解这一问题,另外,在社区还能够很好的体现人文关怀,使这些人避免在监狱中交叉传染上别的恶习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好处,对于范宏和赵来福们来说,一个隐蔽的好处则在于,为自己捞取外财开辟了一条渠道,在一些人犯事之后,又不想服刑,于是便想尽一切办法弄个假释、监外执行等等,然后就在家舒舒服服度过刑期了。
如此一来,范宏和赵来福们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变相减轻了罪犯的刑罚,要是碰上安分守己也就罢了,要是碰上那些不思悔改的,再加上监督的不到位,就难免出现再次犯案的风险,这方面的教训还是有很多的,这也是朱永明要整顿的最主要的原因。
见范宏市长对自己的观点有些误会,栗永明赶紧陪着笑容解释道,“范市长,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对社区矫正本有意见,我是怕执行工作不到位,产生一些疏漏。”
哪知范宏根本不听那一套,拧着眉毛说道,“疏漏?已经施行了五年的举措,都是很成熟的东西了,能有什么疏漏?再说了,要是有疏漏的话,国家级的媒体能给咱们那么高的评价?”说道这里,他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得色。
“范市长说的是,这事儿我清楚,当时可是有七八家媒体统一行动呢,那阵势在我们阳城可真是绝无仅有的。”赵来福不失时机的一段话,让范宏很是受用。
他们说的都是五年前的老黄历了,当时范宏还在市局当副局长,因为在全国首推社区矫正,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一作法得到了国家一级层面的肯定,并被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这才有了媒体云集阳城的那一幕。
这一经历,是范宏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从此以后他便官运亨通起来,一直做到了副市长。所以,这一件事,时不时的会被他有意或无意的提起。
“栗局长啊,你刚来不熟悉情况,可以原谅,以后要注意学习,多向赵来福这样的老同志征求意见。”也许是过够了瘾,范宏的语气终于缓和了下来。
可是栗永明听了却觉得有些滑稽,心说你那是五年前的经验好不好,这期间出了不少问题,你要解决吧,要不然的话在出不了两年,先进典型非变成后进典型不可。可是当着这么多人,这话也不能说出口啊。
可是栗永明做人是有原则的,他从不说违心之话,所以听了范宏的教训后,便一言不发站在那里,令场面一时有些冷淡。
这多少让范宏的脸上有些难看,可是当着这么多人他不好直接发作,只好没话找话给自己台阶下。此时胡须胜等人带着伤,呲牙咧嘴的站在那里,在人群之中特别显眼,于是范宏便指着他们几个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Ps:书友们,我是九瑞阳,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