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还不算完,在锡宏保险之后,曦澄集团和刚强实业,纷纷也表示愿意各自拿出一百亿来,加入到基金之中。
锡宏保险是郭锡宏的,曦澄集团是王慧的,至于刚强实业,这是以前许刚的产业,现在挂靠在建成银行的名下。
而这三百亿资金,成立的新希望基金会,存管账户就开在建成银行,等于是说,这三百亿的资金,掌握在李建成的手里。
基金成立第二天,建成银行总部,二十六层的行长办公室中,李建成、郭锡宏、王慧三个人围坐在一起。
他们三个,将手中的高脚杯碰在一起,随后就听王慧说道:“许刚名下的钱,通过基金会已经洗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让我们商量一下这笔钱的安排吧。”
三家公司,表面上宣布是出资一百亿,可实际上账面的调动,却远远超出这个数字,而调动的所有的钱,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许刚的产业,在各个账户之间转移了一圈,就成了基金会里的合法资金。
基金会由三个人掌控,存管银行又是建成银行,这笔钱名义上是帮助受灾的人,可实际上,怎么调动、怎么走账,全都由他们三个说的算。
说到这笔钱的使用,李建成率先开了口,他说道:“最近建成银行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了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都有大量的借贷需求,这笔钱可以转移到各地,然后钱生钱,做长期的收益化安排。”
用别人的钱,扩张自己的生意,为自己下钱崽子,如此的好事儿,李建成这个老油条可不会放过。
当然,郭锡宏是不会同意的,他摇摇头说道:“老李,你走银行正规贷款,收益率太低,而且回款周期长,还不如把钱交给我,我拿来做保险理财抵押,分散到全上海的所有保险公司,每年的收益率,肯定会比你的法子高。”
两个人,一个做银行的,一个做保险的,各自都有各自的门道,一块大肥肉摆在面前,谁都不会轻易的放弃。
而就在两人僵持不下之时,王慧开口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你们都是做金融的,各自的场子都已经铺开了,现在需要的是多元化,而不是一味的注资。
我手里有个项目,前景很好,是做生物工程研发的,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将来的市场将无比广阔。
我说的这个生物工程实验室,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人类和各种生物的变异,得到成果之后,我们可以率先受益,身体上的变化,可是钱买不来的。”
王慧说着自己的打算,不经意之间,她对李建成使了个眼色,这种眼色他曾经用过很多次,李建成立刻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于是,就听李建成开口道:“我觉得王总的这个提议不错,高科技产业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这些做金融的,只会赚钱,却没有什么实际的贡献。
与其把这笔钱,变成纸面上的数字,还不如投入到科研之中,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一笔好投资。”
王慧眼神的意思,就是让李建成支持自己,而等到事后,两个人会平分利益,至于郭锡宏,最后只能成为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