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9章 ‘保护性发掘’,沿途重建(2/2)

到这种时候,自然便是‘用人之际’了。

——像当初在655所的那次行动一样,黎星洁将会在搜查部执行局最精锐一批探员们的伴随之下,亲自飞抵最近的基地市,近距离提供联合特别行动队们所需的一切支援。

玉门基地市。

这是大灾变初期,华国所建立起来的数十座基地市里,最为偏远的一座。

就仿佛上千年前,古典时代的华夏版图一样。

西出玉门,便再无故人。

大灾变后,也是差不多如此:

由于‘距离’这个最为严苛的因素。

在大灾变后,玉门以西的整个西北边陲地带,再无真正意义上成建制的、具备高墙的基地市。

——当时被废掉了铁路、空运等各种战略运输手段的华国,无法支撑起辐射向边陲深处的运输补给网络。

再考虑到。

大西北本身,也是传统意义上许多三线设施所在。

半个世纪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为了防备某个老大哥随时可能南下的数十上百万钢铁洪流。

无数永固人防工程设施,留在了那些让沿海城市的居民们感到非常陌生的戈壁滩里。

故此。

当时的长老院,定下了‘不大张旗鼓修建高墙基地市,转为各自收缩、并依托各战备工事就地避难’的调子。

虽说是无奈之举。

但半个世纪前的老底子毕竟还摆在那里。

边陲的许多城市,比起沿海那些发达城市,可以说是要啥啥也没有。

在还比拼鸡的屁的年代,比啥都毫不起眼。

偏偏人防工程的规模、大小、人均储备量,让沿海挠破脑袋都比不上。

以华国那高到恐怖、远超某奇葩大国之外所有地区和国家的人口基数。

‘避难所’这种在各种核战废土题材里都玩烂里的概念,是很难搞起来的。

在地广人稀的米帝,玩集体避难所,看着好像没啥。

换了华国,违和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啥避难所,能塞进去上千万人啊?

避难所科技要是承包这种级别的工程,能把董事会给活生生气死——就那工程量,全美的钢筋水泥都不够用的!

故此,华国这边才搞的是高墙基地市。

没别的,就图一个空间大。

毕竟,以东南一带那些个巨无霸城市的体量,

根本不可能靠地下避难所就实现数百万级的人口庇护量。

...可到了西北边陲,这情况却也产生了一些逆转:

相比东南,西北地带的魔兽群体,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止是人类不喜欢过于干燥、炎热、温差大,还整天起风沙的地形,魔兽更不喜欢。

最直接的数据证据便是,

在玉门基地市附近活动的魔兽,其种类数量,比江北基地市周边,少了得有几十种。

以地下避难所形式存在的幸存者据点,即使没有高墙,也不难抵御魔潮——相比后者,它们虽然在防御能力上差了一大截,却也有隐蔽性的加成。

更不用说,平坦荒凉的大平原与戈壁滩上,没有那么多水系、密林、山峦,可供魔兽群藏身栖息。

优秀的预警和侦察机制,以及隐蔽稳固的避难所,让当地居民得到了安全的保护。

等到某位元首阁下开始搞事、官方机构借助他提供的‘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的设备完成了电子信息系统全面升级换代之后。

拥有了抗魔设备的军方,成功依靠空投、空降,重新完成了与滞留边陲的西北军区之间的汇合。

..

一马平川的大西北,和华北平原非常相似。

相比水网密布、山脉起伏的华南地带。

更适合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展开。

同样,空中单位在这里,也能得到更有利的视野。

无论是拉网式轰炸,还是‘手术刀式的精准打击’,都能轻易实现。

再考虑到当地相对来说稀少许多的魔物数量...

在这一带的收复失地运动进度,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很快速且很顺利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