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3章 不该留下的遗憾(1/2)

5月份,男篮进行了更新换代,罗木这一批人正式登场。

随后湖人半决赛出局,姚铭归队,开启了长达一个多月的集训。

这期间,男篮的训练课多次对外开放,允许记者采访。

但仅仅是训练,连队内对抗赛的视频都极少流出。

对于众多关心男篮的媒体,他们对于这批新国手的了解,更多的是美国传回来的有限比赛视频。

看着都不错,所有球员身上都有明显的美式篮球风格。

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谁也不知道这批人在男篮的战术体系下,也就是围绕姚铭打球的体系下,能打出什么名堂,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所以今天这场比赛,对于很多媒体来说,也是新一代国手第一次亮相。

而表现让媒体区众多记者都是心绪难平,激动不已。

“苏峮,好啊,真的好啊。”记者群中,孟晓奇激动的手足无措,不断的说着好。

苏峮同样激动,指着场上道:“这就是我印象里的中国篮球啊。”

84年,中国男篮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加奥运会。

那一年,苏峮才16岁,已经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是那一年开始,已然打遍亚洲无敌手的中国男篮,第一次张开眼睛看世界。

钱成海带着一群连乔丹是谁都不知道的年轻小伙子,在数千里之外的洛杉矶,打出了中国篮球的特色。

那些年的中国男篮,初生牛犊不怕虎,跟谁都能掰掰手腕。

在出发之前,主力中锋韩朋山意外心肌炎去世,大前锋宋涛赛前心律不齐无法出征的情况下,钱成海就依靠着王立彬,张斌这些小前锋,打出了属于中国男篮的快打旋风,小快灵的篮球风格。

当开拓者的跑轰战术名扬世界的时候,谁又知道,早二十年,闭门造车的中国男篮已经打出了属于同样特点的篮球。

而时过境迁,这些优秀品质,竟然在罗木这批孩子身上焕发了新生。

正说着,场上立陶宛又出现了失误。

如果说立陶宛这些欧洲劲旅靠着整体进攻,整体联防在FIBA赛场上呼风唤雨,那么罗木等人更是把这项技艺发挥了极致。

梦之队不需要整体联防,也不讲究整体进攻,因为球星太多,实力太强,不需要。

可陈宇深知自己培养的不是NBA球员,所以整体联防这一块儿,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培养训练。

几年的时间,吃住在一起,训练在一起,各种默契度训练,真就是把罗木几人的默契度培养到了极致。

当他们四个在场上的时候,他们就是一个整体,捏在一起的一个拳头。

一人移动,其他人自动跟随,自动补位。

就像一张网,时而张开,时而收缩,浑然一体,随着球而动,把联防的威力发挥到了极点。

这种情况下,立陶宛的整体进攻被切割,无往不利的传导球很难寻找到机会,也容易出现失误。

所以又是抢断。

而在完成抢断之后,四人的转换进攻也快到了极点。

人不停,球也不停,最多两次传球,球就已经送到了前场。

快打旋风,以快为先。

徐永侧翼接到球,立陶宛的球员完全没跟上,已然三分出手。

这种转换进攻的快出手三分,罗木他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练。

一箭穿心,再中。

开场至今不过一分多钟,男篮已经打了立陶宛一个7比0。

而展现出来的气势,更是碾压眼前这支立陶宛二队。

看台上欢呼声逐渐变得嘹亮。

这个时候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真挚的球迷,国足都踢成那鸟样了,照样不是一堆人摇旗呐喊。

场边,尤纳斯只鼓掌,满脸欣慰。

前两年的比赛,他永远是一副苦大深仇的表情站在场边,看着各种低级失误,急的一把一把的薅头发。

现在嘛,总算可以清净一点儿,不用操心出现各种让人血压上升的失误,而可以腾出精力,从整体局势去思考一下对策,如何把比赛打的更好。

直到2分42秒,立陶宛才拿到第一分,还是靠的罚球。

外线防守不漏人,内线有姚明镇守,在FIBA规则下,姚铭真就是内线大杀器。

所以立陶宛二队的进攻根本打不开。

进攻打不开,更防不住眼前的中国男篮。

他们惊奇的发现,自己擅长的那些东西,中国男篮也会,他们同样会投大量的三分,会更耐心的传导球,而且挡拆应用的更娴熟,有个别球员还有出色的个人能力,可以通过突破分球的方式帮助队友获得空位机会。

可以说,他们会的,眼前的中国男篮都会,而且比他们做的更好。

只是第一节,立陶宛二队就被打崩了。

哪怕是到了替补轮换阶段也不行。

替补席上的中国球员打的更有特点一些,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弧光。

比如肖野,他身材高大,穿鞋身高2米10,却少往内线走,但挡拆之后的回传中距离跳投特别准,第一节3投3中,命中率百分百。

第一节结束,男篮28比12,大胜立陶宛整整16分。

让正在直播的体育频道主持人杨建都激动的连声说不可思议。

就算立陶宛派来的只是二队,可那也是立陶宛,是曾经的欧洲之王。

谁能想到,中国男篮还会有第一节就把对手打崩的时刻。

解说嘉宾张卫平和徐季成同样激动,语速极快的,用各种好词夸奖罗木等人。

毕竟在此之前,他们完全不了解罗木这些人。

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都值得大书特书。

“艾依热提这孩子真好,刚才那一球,立陶宛那13号,块头比他大一圈儿,结果怎么着,背打愣是打不动。关键你看着他体型不大,所以他还能跑的起来,这就是核心力量足啊!”

张卫平逮着艾依热提就是一通夸,说到最后,还拍了拍自己胸膛做佐证:“就像我当年打球的时候,看着我是身高差不少,可内线那帮大个儿,我照打不误,说白了就是力量。”

“78年咱们第一次参加世锦赛,我愣是跑去举重队练了一个月的力量,不是我吹,当时我卧推能有100公斤。”

张卫平回忆起峥嵘往事,旁边徐季成很给面子的恭维道:“那可不,这很多年轻球迷一提起矮壮大前锋,光知道巴克利,但老球迷都知道,咱们张指导才是第一个,至今还是国内唯二的世锦赛最佳阵容。”

张卫平乐呵呵的,牙花子都笑了出来。

一番夸奖之后,可能是觉得吹的过猛,徐季成忍不住开始找缺点了,沉吟一下道:“我倒是觉得,这两年大姚要是不增重的话,咱们这套阵容威力可能会更大。”

前几年的姚铭在湖人,偶尔还会有后场带球一条龙的灵光一闪。

现在嘛,早就没了。

“你看第一节比赛,偶尔会出现下快攻,大姚完全跟不上的情况。”

“好在问题也不大,毕竟FIBA的进攻区域更小,阵型缩的很紧,节奏也慢不少。”

徐季成的看法,张卫平也认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