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李自成太想当然,对士兵素质了解不够。
看见上官通过拷饷,大捞特捞,底下士兵会不眼红?
压榨不了官员,还勒索不了百姓?
于是拷饷变了味,许多无辜百姓惨遭劫难,家破人亡。
牛金星回道:“陛下,当务之急,应击退李定国,伺机把山海关掌握在手中。”
“哼!”李自成气愤道:“张献忠这个杂毛,竟敢趁火打劫,侵占固原和宁夏,等俺缓过神来,定要他好看。”
张献忠此举,无疑是惹怒了李自成,刚打下京城,坐在龙椅上,正是威风凛凛、风光无限的时候,却被狠狠抽了一巴掌,让其十分恼怒。
若非被辽东将门绊住了手脚,李自成早就报复回去了。
即便如此,他也不准备让张献忠好看,李自成恶狠狠吩咐道:“告诉李过,发兵攻打李定国,给对方一个教训!”
“陛下,约束军队这事?”牛金星小心翼翼询问道。
李自成犹豫片刻,挥手道:“好了,过些日子,俺会约束将士。”
“马上就要攻打山海关,需要将士用力,就当是给士兵犒劳了。”
李自成清楚,想要凭借一道圣旨,就让祖大寿乖乖投降,根本不可能。
毕竟此时的李自成,虽然势大,但也不像历史上,有着席卷天下,气吞山河的气势。
故想要解决辽东将门这个隐患,少不了有场大仗。
牛金星闻言,心里苦笑,过些日子?
纵兵劫掠,等于放出猛兽,岂是一道命令,就能约束的?
此刻,牛金星首次对李自成感到失望,神情落寞。
山西,西安城。
李过拿着书信,诧异道:“李定国如此厉害,这么快打下固原和宁夏?”
李过跟着李自成南征北战,也是沙场老将,对麾下将士实力,了如指掌。
李过自诩,换他来攻打固原和宁夏,也做不到这种地步。
“据说李定国取了巧。”高杰笑道:“固原将领也是废物,吃空饷喝兵血,乃是好手,李定国大军到了,直接吓傻了,开门投降。”
高杰和李自成、李过是老乡,都是陕西米脂县人,这家伙在历史上,不仅给李自成戴绿帽子,还带着军队投靠了明廷,给李自成重重一击。
这一世,李自成发展顺利,明廷衰败厉害,高杰没有投明,但和邢氏依然有染。
如今李自成越发势大,高杰越发心慌,生怕有朝一日事情败露,被李自成杀掉。
于是,高杰已经考虑后路了,越是如此,越要表现忠心耿耿模样。
李过狐疑道:“你是说,李定国打下固原和宁夏两镇,乃是占了便宜?”
“没错!”高杰信誓旦旦道:“若非固原镇不战而降,宁夏镇没有准备,李定国岂会如此快拿下两镇?”
“就算大乾军,想要拿下两镇,也不可能兵不见血吧?”
“有道理。”李过缓缓赞同道:“高杰,陛下要我们给张献忠个教训,你看从何处动手?”
高杰看着地图,思考片刻,断然道:“就打凤翔府,李定国打下固原宁夏两镇,虽然占据了优势,把近半陕西地盘拿下,但也因为地盘太大,导致分兵,使各地兵力不足,防守薄弱。”
“凤翔府处于汉中和固原镇之间,只要拿下了此地,断李定国首尾,就能阻断其粮草供应。”
“如此一来,夺回固原和宁夏易如反掌。”
不得不承认,高杰这家伙,虽然人品低劣,但靠着俊朗卖相,不凡军事才能,在大顺混得风生水起。
历史上,高杰在南明弘光帝一朝,居然混到兴平伯爵位,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并称江北四镇。
高杰能有混到这个地位,很难说与长相无关。
李过颔首的,心里有所意动,谨慎下多问了句:“凤翔府是谁驻守?有多少兵马?”
“如今驻守凤翔府的是刘之讲,此人乃李定国心腹,跟随李定国征战沙场百余次,胜多败少。”高杰解释道:“刘之讲如今乃李定国麾下总兵,手里有一万五千兵马。”
“刘之讲?”李过叹道:“此人不好对付啊!刘之讲俺知道,当初陛下和张献忠攻打陕西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