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是个极其自负,又极度自私自利的人,从历史上看其所作所为,他做的每一件事,皆是为辽东将门利益考虑。
不管是投靠鞑子,打开山海关,攻打李自成,还是后面康熙年间造反,全是为了一己私利,没有半分家国大义。
吴三桂笑道:“伪乾虽然把江南官绅屠杀一空,但人家靠着基层军官士兵,把皇权触碰了基层每个角落,又靠着科学科举,培养出足以替代地主阶级的统治者,根基稳固。”
“而李自成?表面上有几十万大军,真正听命于他,效忠于他的士兵有多少?”
“李自成若一直成功还好,但凡有次大败,大顺就会轰然倒塌,瞬间灭亡!”
“不错!”祖大寿满意道:“你能看到这一步,成长不少。”
“那我问你,李自成若动兵,会攻打何处?”
“舅舅意思是,他会攻打我们?”吴三桂惊疑不定道。
吴三桂觉得,李自成除非疯了,否则不可能攻打辽东。
关宁军加山海关,傻子也知道是硬骨头。
祖大寿掷地有声道:“山海关太重要了!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放心,山海关落入外人手中!”
“更何况关外还有鞑子,一旦我们放鞑子入关,李自成睡觉都不稳。”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良久缓缓点头,承认这个说法,祖大寿继续道:“本侯若没猜错,李自成把直隶纳入统治,就会试图招降我们,招降不成,就是攻打!”
吴三桂冷笑道:“哼!他想打,就陪着他打!李自成若来山海关,本总兵就会崩坏他两颗牙!”
祖大寿封侯,吴三桂也得到封赏,成为山海关总兵。
“回去吧,准备备战。”祖大寿淡淡道。
南京,御前会议。
李宏毅看完消息,轻笑道:“李自成好胆!”
“他真把京城官商杀光了,彻底得罪官绅阶级!”
“陛下,如此看来,李自成危险了。”内阁次辅吴孟海出列问道:“大乾是否发兵北伐,不能让鞑子捡便宜。”
军方等人目光灼灼看着李宏毅,孙钫出列道:“观李自成所作所为,与大乾相似,只是没学到精髓,反而让根基不稳。”
李宏毅摇头解释道:“李自成是个优秀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但他不是当皇帝的料。”
“这是李自成眼界学识不足,造成的缺陷。”
其实这也是农民起义军缺陷,因知识和眼界局限性,前期迅速壮大,几乎横扫天下态势。
中期迅速腐败,后期快速崩塌。
李自成如此,太平天国亦是如此!
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洪秀全,前期都非常英明,每每遇到挫折,也能迎难而上,越打越强。
到了中后期,逐渐变得狂妄自大,骄奢淫逸,同时,权力斗争,会极度削弱内部实力,从而被外部一击而溃。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打下了南京,几乎是一扫天下态势,把当时满清王朝,都想出关,回到辽东老巢,避其锋芒。
结果呢?
东王杨秀清和天王洪秀全内斗,其余三王或死或逃,高层分崩离析,从而被曾国潘率领的湘军剿灭,令人唏嘘!
李自成也差不多,麾下山头林立,以汝侯刘宗敏等人,不服李自成指挥,同时,这些人在京城欺男霸女,骄奢淫逸,纵兵劫掠,无恶不作,战斗力下降极其严重。
一片石一战,李自成但凡有半分谨慎,也不会输得这么惨。
李宏毅吩咐道:“先不急,江大刀虽然解决了小阮主这个祸害,但安南没有彻底稳定。”
“老挝三十大军,放在华潘省,防的是谁,一清二楚。”
“哼!”张祷冷哼道:“老挝就是贱皮子,白眼狼!他娘的,大乾帮他们解决隐患,竟然敢陈兵威胁。”
“要我说,不如把老挝灭掉,给其他国家一个教训!”
“饭要一口口吃。”李宏毅看着张涛,冷静道:“大乾就是过于强势霸道,才引来其他国家警惕。”
“没一统天下之前,不许出兵攻打老挝。”
“是,陛下。”张祷无奈道。
这两年,国内经济、民生、军事实力稳步上升,但军方却感到无聊。
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学习文化知识,没有打仗,就没有军功。
许多将士迫不及待想打仗了。
李宏毅看出军方想法,安抚道:“不急!朕保证,最多明年夏,就出兵北伐。”
等了这么久,是该北伐,扫清各方势力了。
“陛下英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