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李定国和李过,两人谁强谁弱,孙可望也不知道,但李过兵马不多,突袭之下,李定国必然占据优势。
话说回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还可能是两败俱伤,如此岂不是让其他人占便宜?
张献忠淡淡道:“不用担心,大乾目前没有动兵想法!”
大乾心思,有心人都看得出来,无非是想坐山观虎斗,让各方内斗,消耗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出来捡便宜。
知道归知道,却不代表各方势力,会停下来联手对付大乾,相反还会斗得更激烈。
地盘利益天下,只要各方势力有野心,就必然中计,这是阳谋,无法避免。
见孙可望沉默,张献忠又说道:“崇祯驾崩,大明灭亡,杨嗣昌和洪承畴当务之急,是另立新朝。”
“新朝立下来,也需要磨合期,整顿势力,而且相比于我们,李自成才是新朝头号大敌。”
这方面,张献忠看得非常明白,杨嗣昌和洪承畴建立新朝,不攻打李自成,就完了。
没办法,谁让李自成太出风头,把大明灭了呢?
灭掉大明,李自成固然威望大增,天下闻名,但也不是没有坏处。
杨嗣昌和洪承畴两个死敌,各方势力,暗中针对,就是后患。
张献忠继续解释道:“而且,李自成此刻威望太高了,必须压一压,否则就骑到我们头上了。”
“陛下英明!”孙可望沉默良久,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就让李定国出兵,打下陕西!”
“让各方看看,大西不是好惹的!”
“没错,大西是该露出獠牙了!”张献忠哈哈大笑道。
河南,洛阳。
“哈哈哈,崇祯终于死了,本王可以当皇帝了!”
福王府内,传来爽朗笑声,福王朱常洵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多少年了啊!
自从争夺太子失败,被泰昌压制,福王朱常洵心中就憋着气,有朝一日,一定要赢回来。
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崇祯驾崩,大明灭亡,除了福王朱常洵,谁有资格登基?
这样看来,还是福王一脉笑到最后,皇帝位置落入福王朱常洵手中。
福王朱常洵看着世子朱由崧,问道:“崧儿,军队训练如何了?”
福王朱常洵虽然贪财好色,但却不是傻子,知道军队作用。
历史上,南明开国皇帝朱由崧,之所以如此不堪,一来是声色犬马,腐蚀了心智。
二来,变得太快,崇祯驾崩,大明灭亡,朱由崧还没反应过来,鞑子就入关了,以势如破竹,横扫天下的态势,把所有人打蒙了。
特别是李自成百万大军,一朝覆灭,使鞑子更添三分威势。
崇祯未驾崩前,朱由崧还是福王,根本不敢训练军队,否则就是凤阳皇陵圈禁下场。
等朱由崧登基,朝中兵权、财政权力全部落入文官集团手中,南明朝廷内斗不断,各地军阀听调不听宣,让朱由崧完全成为傀儡皇帝,想办啥事也晚了。
只能配合文官集团,将权力下放,希望收复大好河山,把鞑子赶出中原。
可惜南明,以首辅马士英为首等人,内斗内行,御敌政治,军事民生,一塌糊涂,让南明亡得更快。
即便有隆武皇帝朱聿键这个英主,想要力挽狂澜,却也大势已去,让天下落入鞑子手中。
可悲可叹!
这一世,有大乾威胁,加上大明覆灭在即,有杨嗣昌等人暗中支持,福王朱常洵才敢大肆练兵,触碰到了军权。
“回父王,军队训练有条不紊,最多半年就可成军,上战场杀敌。”朱由崧恭敬回道。
“很好!”福王朱常洵满意道:“立刻联系杨嗣昌和洪承畴,让他们前来洛阳,商议新朝大事。”
福王朱常洵已经等不及了,想到登基当皇帝,就热血沸腾。
这代表着福王最终赢了泰昌皇帝一脉,意义重大!
“是,父王!”朱由崧回道。
接着,福王朱常洵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叮嘱道:“崧儿,太子朱慈烺是个威胁,想办法找出他,除掉这个祸害!”
“父王,此事很难,几乎不可能!”朱由崧低着头,实话实说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