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虽然残暴,好歹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拥有根基,有极大希望夺取天下,是被各方势力承认的合法政权,但大顺算啥?
别看李自成占领山陕,建立了大顺政权,可在杨嗣昌眼中,这就是一群土匪,没有丝毫治理地方的能力。
其实很好理解,杨嗣昌父亲,杨鹤就是天启崇祯初期的河南巡抚,治理民生,非常不错。
尽管杨鹤用剿抚并用,且抚大于剿,主张用教化,使百姓安居乐业,成为顺民。
这个政策,后世来看非常迂腐,但当时效果非常不错,若非后面发生大旱,朝廷救灾不力,杨鹤计策差点成功了。
故,受到杨鹤熏陶,杨嗣昌对李自成这些只知道破坏,不事生产,不会建设的流贼非常厌恶,打心里不愿意屈居于流贼下!
而且与大乾争天下,杨嗣昌对李自成丝毫不看好。
至于投鞑子?
根本不在杨嗣昌考虑中!
在杨嗣昌看来,中原乃是汉人天下,不管如何,岂容异族窃居?
尤其是看了大乾报纸,杨嗣昌对中原、华夏、民族理解更透彻,只要不想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就绝不会投靠鞑子。
一刻钟后,史可法、祖大寿、刘泽清、王朴四人前来,见到杨嗣昌满脸焦急,满是惊讶。
在他们眼中,还是首次见到杨嗣昌方寸大乱的模样,好奇同时,几人隐隐感到不安。
史可法问道:“杨阁老,深夜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京城没了!”杨嗣昌颓然道。
“什么?!这这么可能?!”
“不可能!休要妖言惑众,京城好端端的,怎会没了!”
“杨阁老,说清楚!”
史可法等人大惊失色,急忙问道。
杨嗣昌继续道:“本阁刚才口误,几天前李自成十万大军,攻破宣府,包围了京城。”
“京城岌岌可危,快要没了!”
祖大寿几人刚松口,就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几人满脸震撼,对视一眼,才让史可法出面问道:“杨阁老,消息无误?”
“千真万确!”杨嗣昌解释道:“京城有多少兵马,众人清楚,你们觉得光靠京营士兵,能挡住李自成十万大军?”
众人沉默,尤其是京营总兵王朴下,对此事更有发言权。
王朴太清楚京营那些老爷兵是啥货色了,别说上阵打仗,连守城都不行。
京营士兵,偷奸耍滑、占小便宜、混日子充门面还行,论起打仗,全是废物。
史可法中了进士,在京城当御史,对京营有所听闻,却不了解实情,他看着王朴问道:“王总兵,以京营兵马,能否守住京城?”
“史大人,京营此刻名义上有兵二十多万,实际人数不足六万,其中大半是老弱病残,能上战场者。”王朴实话实说,沉默片刻才道:“我也清楚。”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一沉,若是如此,京城真危险了!
史可法暴怒,指着王朴呵斥道:“国贼!朝廷蛀虫!若非尔等,京城怎会陷入此等危机?”
王朴脸色涨红,又有些畏惧,生怕杨嗣昌愤怒之下,把他拉出去砍了。
同时,王朴心里委屈,吃空饷喝兵血,乃是京城勋贵和文官的大头,凭啥让我出来顶罪?
另外,众人对洪承畴也非常不满,手握几十万大军,却被顺贼攻破宣府,让京城陷入危机之中。
这是大明督师,国之栋梁?
呸!
“好了!”杨嗣昌正色说道:“此时,怪罪洪督师也好,王总兵也罢,没有意义,当务之急,应该考虑,若是京城真被攻破,大明有危机,我们当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哪怕史可法也没有办法,这个问题太大了,关乎几十万将士性命。
而且杨嗣昌这话,隐隐有些大逆不道,好似放弃了京城,大明注定完蛋的模样。
若是平常时期,诛杨嗣昌九族不为过,此时?
众人一片沉默!
几人清楚,兖州距离京城太远,就算出兵勤王,等赶过去,给崇祯皇帝收尸都来不及!
杨嗣昌叹道:“诸位,此刻我们当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摆在前面只有两条路,投乾或投顺?”
“至于自立或投鞑子,没有可能!”
祖大寿开口道:“杨督师,本少保还有一个忧虑,先前与大乾议和,乃是大明与之签订,若朝廷覆灭,大乾还会不会发兵攻打?”
话音刚落,众人面色越发凝重,祖大寿话虽然难听,但非常现实。
若大明覆灭,大乾打过来,别人也无话可说,毕竟人家是与大明议和,可不是啥阿猫阿狗。
这两年,大乾实力有目共睹,不仅民生经济快速增长,而且武器军队,也强了一倍不止。
据说大乾军正在换武器,一旦准备就绪,攻打过来,众人没有信心挡住。
说实话,来到山东,杨嗣昌、祖大寿等人算是开了眼界,原来战争可以这么玩。
“唉!”杨嗣昌长叹道:“国事艰难,本阁难啊!”
“此事尔等不要传扬出去,考虑清楚,回复本阁。”
“是,杨阁老!”史可法四人异口同声道。
看着四人离去,杨嗣昌愁眉不展,本来这两年就被大乾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防止大乾再次扩大,他特意把兵马拉到兖州防线。
眼看双方议和,有了喘息之机,抄了八大家,朝廷有了几分银子,回了口血,没想到又出了这种事。
当真让杨嗣昌郁闷苦涩,同时对如今局面越发绝望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