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是其第一心腹,打探消息等事,李自成都交给了他。
“有。”李过点头道:“全是与大乾有关,大乾前些日子打下襄阳,占领湖广了!”
李自成脸皮一抖,颤声道:“他娘的!伪乾攻势速度,太快了吧!”
快到令人惊恐,这样下去,还有活命机会?
“也就是说,大乾真正打下半壁江山了?”
“没错!”李过点头道。
李自成咬牙道:“朝廷在干嘛?就这样坐视伪乾不断壮大?”
“据说朝廷在山东、河南两地,布置三十万兵马,却不敢南望半步!”李过叹道:“大乾兵威太强,朝廷这是被打怕了!”
“废物!”李自成对朝廷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哪怕朝廷无能,也要做出收复失地的模样啊!
两强若不厮杀,他们怎有机会崛起?
李自成愤恨道:“还有啥?一起说来?”
“还有这个《皇家晨报》”李过拿出一张报纸,解释道:“这东西相当于大明邸报,大乾官府大事,都在上面。”
李自成拿过一看,看完《皇家晨报》,忍不住感叹道:“大乾真他娘的大方啊!就这收买人心的手段,看得俺都心动了!”
“一人分十亩地,别说百姓,任何人都受不了这种诱惑!”李过赞同道。
两人沉默,感到巨大压力,大乾越来越强了,强到令人窒息,甚至绝望。
光是田地诱惑,就能有无数百姓,愿意给大乾卖命,更别说没有苛捐杂税,孩子上学……
这些东西,每样对百姓都是致命吸引力。
至于大乾抄出将近三千万银子,李自成已经不惊讶了。
有过上亿银子震撼,李自成心理承受能力,大幅度提高。
再者,湖广是天下粮仓,论富裕程度,在大明都处于前列。
抄出三千万两银子惊讶吗?
不惊讶!
良久,李自成惆怅道:“李过,你说俺们这样造反,还有活路吗?”
大乾太强,让李自成心慌不已,想到大乾攻打湖广长沙、襄阳势如破竹,自己攻打一个太原,却连连受挫。
双方差距太大了!
哪怕李自成自诩英雄豪杰,面对这种敌人,也无比忌惮。
“俺们还有选择吗?”李过嘲笑道:“继续造反,俺们还有机会活下去,亦或割据一方!”
“若是解甲归田,恐怕活不过明天!”
“再者,俺们家田地都被地主老爷抢占了,想解甲归田都不行!”
李自成沉默,叹道:“你说的没错,既然走上造反道路,这天下凭啥乞丐坐的,海盗坐地,老子就坐不得?”
“乱世必有豪杰!”李自成沉声道:“俺承认伪乾李宏毅乃百年不出的英杰,但不到最后一刻,输的是谁还不一定呢!”
李过脸色闪过一丝狠辣,赞同点头。
若大乾以为实力强大,就能让各方纳头便拜,就大错特错了。
李自成望着太原方向,坚定道:“明日继续攻城!哪怕手中兵马死绝,也一定要打下太原!”
山东,曲阜,孔家。
曲阜知县,站在孔衍植面前,脸色难看。
衍圣公孔衍植手中拿着几份报纸,连连感叹道:“好啊!伪乾不愧是收买人心好手,有了这东西,天下是非任由其搅动!”
“《皇家晨报》、《皇家日报》、《皇家晚报》,这些都是舆论利器!”曲阜知县冷哼道:“这里面记载的东西,表面上求真务实,实际上不过是变着花样,给伪帝歌功颂德罢了!”
“话不能这样说!”孔衍植虽然对大乾抱有怨恨,却能头脑清晰道:“不管是否有歌功颂德的嫌疑,伪乾给百姓发的福利,是实打实的。”
“不然伪乾杀官绅这么狠,后方凭啥不乱?原因在此!”
“三叔竟然为叛贼说话?”曲阜知县惊讶道。
曲阜知县一直是孔家人担任,大明朝廷不会插手。
“老夫并非为叛贼张目,乃是据实而言!”孔衍植摇头道。
见曲阜知县不解,孔衍植没多解释,问道:“兴林、兴慎、兴和三人抵达广州了吗?”
自从孔府感到危机,孔衍植就不断派遣年轻子弟分家出去,以求延续血脉。
孔府虽然在鞑子和大明下的注最大,但大乾也不会放过。
毕竟大乾现在太强势了!
若无巨大变故,孔衍植认为大乾至少有七成机会,夺去大明江山,坐拥天下。
除非伪乾暴毙,否则没人挡得住大乾。
孔兴林、孔兴慎、孔兴和三人都是孔府分支,名声不显,是隐姓埋名最后人选。
“三人都已抵达广州府,隐姓埋名起来。”曲阜知县恭敬道:“只是侄儿不解,三叔为何不给三人任何支持?”
也不能说没给任何支持,只能说相比孔府巨大财富,孔兴林、孔兴慎、孔兴和三人得到的财富,不值一提。
“多了保不住!”孔衍植淡淡道:“大乾与大明不同,对户籍审核极严,他们三人能隐姓埋名,活下去就不错了!”
“拥有巨大财富,没有足够能力,会遭人惦记,引来灾祸!”
“若是运气不好,引得大乾军情人员调查,就全完了!”
提到大乾军情人员,孔衍植眼中露出忌惮,相比于锦衣卫,大乾军情人员才是真正的无孔不入。
前些日子,山西翟家,因祠堂里立有牌位,诅咒伪乾,被大乾军情人员灭门。
这件事让大明官绅惊惧不已,气焰降低许多。
对大乾来说,大明官绅偶尔骂几句,军情人员不会理会,最多大军打过来时,一起清算。
可要有人不长眼,胆敢恶意诅咒,触及大乾底线,就会引来军情人员报复。
这些日子,大明各地不时有官绅被灭门,不用怀疑,都是这些人干了啥坏事,被军情人员发现。
满门死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