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多了唐诗宋词元曲等知识,刘老太爷甚至肯定了大明一些诗词。
比如杨慎的《临江仙》就在书本中。
《算术》和《地理》刘老太爷就只能看懂浅显知识。
算术还好说,就算看不懂,刘老太爷凭借多年生活经验,耗费时间也能算出来。
《地理》就不一样了,大明地理刘老太爷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大明之外。
比如吕宋、马六甲、英吉利、葡萄牙、法国,这些刘老太爷完全不懂。
尤其书中,说大地是球形,人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上,令刘老太爷大受震撼。
《地理》举了个例子,海上航行时,相向而来的船只,人是先肯定船桅,再见到船只。
这是因为海平面是弧线,船行驶时,人的视线,会海平面所阻只能先看到船桅,再看到船身。
接下来,《地理》
又说了太平洋、大西洋、澳洲、南极、北极等地方,令人大开眼界。
良久,刘老太爷才意犹未尽道:“叹为观止啊!没想到世界这么大,老夫恨不得年轻二十岁,去亲眼看看这些地方!”
“以前真是坐井观天啊!”
刘老太爷眼神放光,这些书籍虽然浅显,却打开了人们眼睛,从这点来说,大乾对百姓有大功!
难怪大乾不在意官绅,杀得人头滚滚,原来人家根本就不把坐井观天、鼠目寸光、自私自利的官绅放在眼里。
刘老太爷认真道:“治儿,这是一个机会!你务必好好学习,争取上榜!”
“听说明年录取人数多达三千,这是大乾第一次科举,朝廷缺少人手,不管是考题,还是选拔都会容易许多。”
“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错过了!”
“祖父放心,孩儿明白!”刘乃治认真道:“孩儿必会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态度,刻苦学习,考上科举!”
刘老太爷满意点头。
这一夜,不知多少年轻士子,奋发向上,刻苦学习。
江阴县,一个木屋内。
一个年轻人正抱书苦读,眼神坚定。
此人叫阎应元,本是直隶通州人,六月来江阴探亲,没想到遇到大乾军攻打南直隶。
兵凶战危,阎应元只好留下,一等就是两个月。
历史上,阎应元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他曾率领十万义民,抵抗二十四万清军铁骑,誓死不屈,斩杀三王十八将,不止一次让清兵受挫。
阎应元虽只是江阴典吏,但却撑起了民族脊梁,为华夏历史,谱写了壮烈篇章!
与钱谦益、吴三桂之流相比,阎应元、张煌言、史可法等人,无疑是强上无数辈。
正是有这么有英雄,华夏五千年历史,才能延绵不绝,薪火相传。
前些日子,山东封锁南直隶出入道路,怕是大乾探子。
如此一来,阎应元境遇越发艰难了。
好在有亲戚支持,勉强度日,听闻大乾开科举,好奇之心,阎应元买了一些书籍回来。
一看就不可收拾,阎应元完全被书中知识迷住,良久大笑道:“哈哈哈,想不到外面竟有如此精彩!”
“我决定了,我要参加科举!”
亲戚们面面相觑,怀疑阎应元是不是疯了。
要知道,前些日子,阎应元还对大乾十分抵触,现在就要参加科举了?
变化来得太快,令人猝不及防!
不过众亲戚还是高兴,他们知道阎应元才华,只要去考,必能中举。
与此同时,襄阳城破了!
大乾军入城,襄阳官绅惊恐,百姓欢呼,混乱不已。
时间回到夜晚,子时。
“轰轰轰!”
无数炮弹落在襄阳城上,瞬间让襄阳城陷入炮火洗地,炮声轰鸣,引得城池震动,全城皆惊!
暴乾攻城了!
成群结队的官兵被炸死,人都吓呆了,许多官兵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这完全颠覆了认知!
无数官绅惊恐绝望,甚至被吓尿了!
开战之前,襄阳官兵虽然有心理准备,知道叛军炮火强大,但没想到叛军火力如此强大!!
铺天盖地的炮火,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如同狂风暴雨般,朝官兵轰炸过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