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公原是南京城老太监,因性格宽厚仁慈,侥幸活了下来。
李宏毅听说后,将陈公公提拔到身边,随身侍奉。
不得不说,陈公公办事很不错,这么久还没办错一件差事!
大乾皇宫虽然有太监,但权势与大明太监,差远了,更别说与后唐太监相比。
大明东厂,监察百官,权倾天下,后唐太监,权势滔天,废帝另立,跟儿戏!
这种情况在大乾不可能出现!
大乾宫内太监,除了侍奉人,几乎没啥权利,前朝已被李宏毅用政策分化,不可能出现权臣。
短时间内不需要太监来牵制文武百官,未来则说不定。
首辅和工商部尚书一起求见,想来事情不小。
李宏毅说道:“让他们两进来吧!”
“是,皇爷!”陈公公小跑离去。
一刻钟后,首辅苏万全和工商部尚书陈怀嵩两人见到李宏毅,二话不说跪地道:“臣拜见陛下!”
“平身!”李宏毅淡淡道:“两位爱卿有何事?”
苏万全二人起身,对视一眼,陈怀嵩说道:“启禀陛下,臣来南京发现商业混乱,应做一些调整!”
“哦,你准备怎么做?”李宏毅好奇道。
南京商业混乱,李宏毅知晓,原因很多,但最大原因还是大乾杀官绅太狠,搞得人心畏惧,少有商人敢来大乾经商!
当然,原因就是大乾境内商人另谈,但这些人数太少,资本不多,想要撑起偌大疆域商业繁荣明显不现实。
陈怀嵩深吸一口气,来到南京,他和首辅苏万全才发现,局势无比严峻。
次辅吴孟海和户部尚书孙钫两人俨然百官之首自居,身后有大量官员。
影响力遍布朝廷!
首辅苏万全若不再做点啥,恐怕要被两人架空了!
工商部尚书陈怀嵩也是如此,户部尚书孙钫太强势,大乾只要与钱财相关的事,都要插一手。
之前陈怀嵩没在南京,工商部官员对上孙钫,说话都不硬气!
只能任由孙钫发号施令,功劳资历不够,反对都不敢!
孙钫虽然没有明着干涉工商部人事和内事,但各种方法却令人苦不堪言。
陈怀嵩来到南京不过三天,就听到
陈怀嵩虽然是个老好人,但性子却不软弱,软弱无能者在大乾当不了高官!
一怒之下,陈怀嵩与首辅合计,有了今天见面!
陈怀嵩汇报道:“启禀陛下!臣来南京三天,发现城内商业结构太单一,多是粮食、瓷器、布匹等商业,这对于一国首都来说,是极其威胁的!”
“另外,南京不仅产业单一,商品也没有大规模成型,大多是小宗交易,这对于泱泱大国,情何以堪?”
“臣建议改变商业结构,大力扶持工商,富我大乾!”
李宏毅认真道:“你准备怎么做?”
“臣请陛下下旨,以朝廷力量,加大优惠力度,如粮食、布匹、茶盐等轻工业行业,要让更多人经商,同时做大做强,使大乾商品出口,赚取他国白银!”
“重工业如武器大炮,一些不重要零件,军服、军鞋、军粮甚至一些军用冷兵器,可外包出去,即能促进商业繁荣,还能加快军工厂生产效率!”
李宏毅沉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想法,尤其是后面一条,一旦施行,对大乾改变不是一星半点。
陈怀嵩忐忑不安看着皇上,这是背水一战,若是不能成功,往后日子会更艰难。
文官间的争斗,李宏毅一清二楚,之所以没插手,是双方处于良性竞争,对大乾有利。
再者,文官若是铁板一块,就该李宏毅不安了!
虽然李宏毅这代,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但为了以防万一,文官间有争斗也好。
李宏毅唯一担忧的是,这样做会不会对大乾有不利影响?
比如武器外泄?
比如技术泄露?
转念一想,李宏毅又放心下来,只要严厉监管,这些就不用担心。
为了谨慎起见,决定再加上一道紧箍咒,李宏毅说道:“这些事朕答应了!但为了以防万一,涉及相关火器,不能外包!”
“臣遵旨!”
陈怀嵩大喜,本来提这些,就没打算全部通过,有这个结果,以超出意料之外。
收获巨大!
首辅苏万全满脸激动,虽然是工商部的事,但也是他的事。
若想保住首辅位置,必须要功绩。
如今还有啥比工商部更能出功绩?
这也是苏万全拉拢陈怀嵩原因,只要工商部办出业绩,首辅影响力自然散布出去。
一来二去,位置不就稳了?
苏万全决定,不仅工商部要掺和,科举也要插一手!
不能让吴孙两人一手遮天!
李宏毅叮嘱道:“商业需要繁荣,但也要杜绝贪腐,还有税收,偷税漏税者,必须严惩不贷!”
“臣遵旨!”苏万全二人异口同声道。
哪怕陛下不说,他们也会严厉打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