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单决赛安排在女双决赛后面,只不过阿奈并没有在训练馆看到对手的身影。
蔡晴在酒店的小花园进行了赛前的热身,到了ASB网球中心后则是去休息室看比赛。
赛前半个小时,她并没有再进行热身训练。
赵宝山知道这是蔡晴的习惯——决赛前半小时不会再进行热身训练。
用蔡晴的话来说,就是让身体远离网球,保持着对胜利的饥渴。
这简直是鬼扯。赵宝山并不相信蔡晴的话,真要是这样,为什么决赛前的比赛就可以赛前热身训练了?
“淘汰赛,能和决赛相提并论吗?”
蔡晴的歪理很多,然而实验显示,赛前半小时不热身取得的成绩远比热身后要好,所以赵宝山也就默认了蔡晴的做法。
新西兰当地时间15:23分,女双决赛告一段落,进行了颁奖仪式后,女单决赛于16:00正式开始。
因为是室外比赛,所以一般只有下午场,有时候场地限制会增加上午场,总之夜场是没有的。如果一场比赛耗时很长,在天色昏暗之前都不能宣告结束,那么比赛将会中断,第二天再继续。
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在ATP赛场上,WTA赛场上还不曾出现过。
即便是遇到“磨女”,赛事时间会拉长,也基本上就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中心球场的主持人再度介绍蔡晴的时候,介绍词多了一些,把蔡晴在ITF挑战赛中拿到的冠军统统报了一遍,然后又增加了一句中国的“starofhope”。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在北京的训练局,岳常山也在电视机前看着徒弟的这场比赛。
他怎么也没想到,蔡晴完成了杀入十六强的既定任务后,竟然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到决赛。
就像是主持人说的,这简直是一个小小的“Orientalmiracle(东方奇迹)”。
奇迹能否再度上演?即便是岳常山现在都有一些小小的期待,中国网球实在是太需要一些好的成绩来给大家打一记强心针了。
如果蔡晴能够做到的话,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选边后,两个人正在进行简单的场地适应训练。
蔡晴觉得进入决赛后待遇就是不一样,毕竟刚来到奥克兰的时候,她也想要在中心球场练练球适应下,然而被工作人员拒绝了。
这是种子选手才能享受的待遇。
蔡晴觉得自己的英语没问题,然而她看到了非种子选手进了中心球场。
工作人员脸上依旧是那种可以描述为倨傲的神色,并不掩饰对于亚洲选手的蔑视。
被人瞧不起,蔡晴没闹事,谁让中国网球没成绩呢?
也不过几天时间而已,等她今天上午再来这边进行场地适应训练时,工作人员则是给了蔡晴四十分钟的时间。
当然,这个工作人员换了人,虽然蔡晴觉得他们长得并没有什么太多不同。
有成绩才能挺直腰杆子,到那时候自己哪怕是大街上随地大小便,都会有球迷帮自己洗地。所以在此之前,她还是得沉得住气才是。
蔡晴这些天的比赛遇到各种类型的选手,法国人阿奈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阿奈身高一米七,官方体重是60kg,不过蔡晴看着她骨架不大却身材稍微臃肿,觉得阿奈的官方体重可能并不是那么官方。
这个身高的网球选手体重一般都会保持在55kg以下,据说阿奈体重超标是因为酷爱甜食。
尽管现在成为了职业网球选手,阿奈依旧没有放弃甜食,据杜彦斌卦,之前他在酒店的餐厅看到阿奈,餐桌上是两大杯冰淇淋以及一大碟奶酪。
阿奈的体重并没有成功转化为力量,她的力量不足,所以打法是较为罕见的双正双反。
这种打法在网坛上被称之为落后的打法,然而有一种说法蔡晴很是熟悉——存在即合理。
阿奈的这种打法也是有效的,不然她怎么可能被列为赛事的种子选手呢?
勤勉固然是一部分因素,可中国的队员不勤勉吗?然而到现在为止也并没能取得像阿奈这样好的世界排名。
根据固有印象就觉得双正双反是落后打法,那才是最落后的想法。
蔡晴并不敢小瞧对手,然后她也很快就是意识到对手的难以纠缠。
双手持拍养成习惯后,在跑动上是绝对吃亏的,平常人可能还感觉不出来,不过到了专业运动员这里,细微的动作都能像是牛鞭效应一样对比赛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
阿奈在跑动中吃的亏,全都通过线路以及回球速度来弥补,蔡晴深有体会——她已经接连几个球都出现回球出界的情况。
尽管率先发球,可蔡晴这边的状况也不是那么理想,她的发球局眼看不保。
看台上的杜彦斌忧心忡忡,“阿奈这是在用速度冲击蔡晴啊。”
从比赛一开始就强行提升速度,法国人知道蔡晴不是慢热的人,所以她就更快的进入状态,而且还把球速提升了好几档。
法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就把自己的优势极大化。
如果蔡晴不能很好地应对,这样下去可就麻烦大了。
赵宝山也担心,可是现在担心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插手比赛,他这些天都是看到蔡晴主动积极,这会儿徒弟处于落后局面,原本还悬着的心反倒是安稳了。
“好好看比赛就行,输赢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冠军2.5万美金,280积分,亚军将近1.3万美金的奖金和200积分,就算是输了比赛,那也有200积分呢,挺不错的了。
赵宝山刚说完这话,阿奈的一个大力抽击落在了底线外角,蔡晴虽然勉强滑步到位,然而回球上天,到底是保发失败。
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蔡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刚才阿奈做好了接发的工作,所以让自己陷入了绝对被动的局面。
蔡晴并不是力量型的选手,虽然目前为止奥克兰站的赛事她打出了单打最高发球速度,然而那个速度只是昙花一现。
在相持之中,蔡晴更擅长的还是通过线路变化以及通过切削球寻找机会拿下比分。
可以说第一局的比赛中,她和阿奈的速度都没对上位,阿奈太快,自己太慢了。
然而力量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她还是得耐心点,尽可能地从对手的劣势中寻找机会,争取拿下比赛。
阿奈的个头不高,发球时重心并不是很稳,有一点点像是乱蹦的弹簧。破发格外强势的人,在这保发局中反倒是变成了一个没有獠牙的小白兔。
不过蔡晴还是没敢掉以轻心,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阿奈的发球速度不快,蔡晴虽然借不上这发球的速度,不过却还是在自己的这一拍回球中最大化速度。
她的策略很简单,尽可能的提升接发球速度调动对手,然后让法国人深陷移动困局之中,这样自己才有机会拿下比分。
蔡晴的策略是成功的,她的战术让阿奈很是头疼,这也是法国人最不喜欢的情况——她的力量和速度一流,跑动则是不入流。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蔡晴用的就是慕容家的套路——法国人不是喜欢通过变线和大力抽击结合线路变化来得分吗?
谁还不会啊。
比赛刚开始,法国人强势开局,让现场的球迷恍惚觉得比赛丝毫没有悬念,然而打到第五局,两个人各自丢到发球局,又是完成对对方的破发。
一时间竟是没人知道,这场比赛会打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蔡晴的发球局,她现在进入到状态之中,不像是之前,发球局完全处于被动。
又是一记高速发球,蔡晴的发球速度刷新了自己之前的记录——177.2km/h!
虽然球的落点并不是那么的好,可是高速的发球外加侧旋,让阿奈接发球时出现了失误,她回球出界。
发球局蔡晴第一次出现领先,比分30:15。
球童很是脚步利落的给蔡晴送来了球,蔡晴倒是不紧不慢,她现在需要时间来调整身体节奏。
十几秒钟的调整,蔡晴再度发球速度已经缓了不少,不过阿奈对于这个来球的处理有些不太成熟,不怎么见之前的手感。
她的回球稳定性下滑,这是体能出现了问题的缘故。
昨天的半决赛,阿奈虽然只打了一盘半,可是第一盘双方比分打成了7:5,如果不是因为普拉斯科芙娅因伤退赛,阿奈是很难晋级到决赛的。
因为她的打法很是消耗体能,如果陷入拉锯战之中输球概率高达80%,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坛上双正双反这么“非主流”的主要原因。
没了稳定性,速度带来的强压也会随之消失,蔡晴极为敏锐的意识到这个问题,迅速地抓住机会进行反击。
她的攻击性逐渐增强,这让法国人一时间陷入被动之中。
第三个发球局,蔡晴终于逆转了落后的局面,场上形势逐渐明朗起来。
看到徒弟处于绝对领先,赵宝山反倒是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蔡晴的比赛打得并不轻松,然而一路晋级给人的感觉却是她比赛像是打着玩似的,轻轻松松就晋级了。
这就是蔡晴没转网球之前,年纪轻轻就拿到羽毛球大满贯的原因吗?
并没有把比赛拉到决胜盘,蔡晴两个6:3击败法国人,成功加冕自己的首个WTA女单冠军。
对于网球运动员而言,首先看的是大满贯,其次看的才是WTA、ATP赛事冠军,ITF挑战赛的冠军那属于一个跳板,而且还是那种没有姓名的跳板。
尽管奥克兰站只是WTA第四级别赛事,赛事等级不高,然而对于中国网球而言,蔡晴作为第三个拿到职业生涯冠军的人,足够留名中国网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