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天上真的掉刀子的时候,也有金身正果的菩萨跪在一个小娃面前叫娘的时候,今日明王宫来了神仙佛陀还不算,居然引来了凤凰?可凤凰执掌六道,向来不涉凡尘,今日何故亲临明王宫,又为何化成了一个女童的样子?其中种种,实在是叫人不解。
如来适时开口,道:“阿弥陀佛,今日清晨,玄鸟天尊亲临雷音寺。天尊闻先明王为三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大慰平生,便以涅槃之功,取回了先明王越鸟之元灵。”
佛母乍然听了此话,一时竟回不过神来,金雕喜极而泣,拉着她就要谢恩,而她盯着如来手里的那颗青丹,双眼一闭留下泪来,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心。
青华也上前跪在了佛母身后,说起来他也是见过凤凰仙驾的,可两百年时移世易,他怎么也想不到今日再见凤凰竟是这样的一番光景。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先明王越鸟是凤凰的后裔,这一点人尽皆知,可偏偏却没人想过,凤凰执掌六道,可以穿梭六道。当日仓颉说越鸟香魂已逝,青华心灰意冷一心求死,想不到凤凰居然取回了越鸟的元灵。
当然了,这世间的一切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凤凰虽是以涅槃之功拿回了越鸟的元灵,缺也不得不为此舍弃万年之寿,浴火重生,成了个两三岁的小娃。可凤凰乃六道之主,即便是牺牲了也可重生,即使她如今稚嫩如幼子,却也依旧掌控无数智慧,不消几日便可恢复如初,而她既然肯为越鸟涅槃,一定是认定了越鸟值得她这么做。
如来佛祖手握越鸟的元灵,面上慈悲带笑,明王宫五十万人马见此皆心领神会——当年先明王在雷音寺被如来佛祖收走了一身修为,此事在世间传的沸沸扬扬,如今看来,先明王修为犹在,元灵又得重生,满天仙佛如此殷勤安排,其意图更是昭然欲揭,而来日五族之主除了越鸟还能是谁?
明王宫旦夕惊变,越鸟乍然间由死复生,佛母掩面痛哭,金雕扶着她,二仙垂泪不已,皆对着凤凰哐哐磕头,青华亦跪地叩首。可凤凰却没有要逗留的意思,将越鸟的元灵交给如来之后,她便蹒跚着往明王宫外走。
彼时鸿蒙重伤,瘫倒在地,被九婴和相柳将将扶着,凤凰从他身边走过,侧目而视,心中一点灵犀,伸出一指,点在他的眉心,只道——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凤凰刚涅槃,此刻是个幼子之躯,说起话来少不得软糯牙牙,可凤凰就是凤凰,她一向不轻易开口,此刻肯提点鸿蒙,也是因为看他本质不坏。此言一出,绕明王宫三日不休,其中的慈悲和恩情,只怕更胜斗量筲计。
鸿蒙瞬间落入了凤凰给他的梦境,在那里,他所期望战争终于发生了——他唆使龙宫淹没八洲,领铁骑诛仙杀佛,世间血流成河,山谷燃起了不灭的妖火,众生死的死伤的伤。
西王母死了,东王公也死了,尸体并排而立,生前想必是并肩血战了一场。
佛母死了,她的脸发青,青华大帝也死了,扶南阴阳剑一左一右落在他的尸体旁边。
相柳死了,九婴也死了,玄武死了,就连敖广都死了,世间没有海了,所有龙都死了。
神仙们大多死了,三清四御都回到了天上,世间孤零零的,活下来的不多了。
耳边突闻异响,鸿蒙拔剑四顾,心中茫然,突然间几个蒙着面的人将他团团围住,他正要出声分辩,可那些人却不听他的,只是掏出了一件他从未见过的兵器。
“追了半日,终于追到了!”
“杀吧!杀了他就完了!”
鸿蒙很清楚,这些将他团团围住的不是神仙妖怪,而是人,他们终于如麒麟遗诏中说的一样,杀尽了神仙和妖怪,独享世间。
在发出濒死的呐喊前,鸿蒙大梦方醒,左边是相柳,右边是九婴,面前是佛母和西王母,背后是一去不回头的凤凰。
神仙们在天上,佛陀们在灵山,而人间则始终是属于人的,这一切的“不公”在女娲创世之时就已经无可辩驳——人也好,妖也罢,只要一心向善,便总有成仙之时。可人若造下罪孽,就会轮入畜道,即便是想要悔改,也始终难脱妖身。而百妖血债,更是皆起于“贪婪”二字,贪养则以人神为食,贪功才敢立旗诛仙,贪独步天下,却落得人为刀俎。
鸿蒙大梦方醒,心中几多感慨,亦因绝望而落泪,就此一病不起。
眼看一切尘埃落定,如来佛祖对着佛母打趣道:“贫僧功成身退,佛母还杀圣王不杀?若要杀时,便请自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