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参见皇阿玛、皇额娘。”二人齐声行礼,声音清朗,礼仪周全。
宜修示意二人起身,语气中满是宠溺,“起来吧,到阿玛和额娘这里来。”
弘历与弘昼依言起身,分坐于帝后两侧。
宜修轻抚他们的手,温柔询问:“这两日功课如何?可有什么新学的诗词或是典故,与阿玛额娘分享一二?”
随后两人呈上了近期的课业成果,待两人翻阅之后。
弘历首先开口,声音沉稳:“回禀额娘,儿臣近日习读《史记》,对其中《项羽本纪》颇有感悟,项羽英勇盖世,却因刚愎自用,终致败亡,儿臣深感治国需兼听则明。”
弘昼接着说道:“儿臣则对《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百家颇感兴趣,尤其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与道家的无为而治,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待儿臣日后细细研读,或可有更深体会。”
田青元听后,面露嘉许之色,“你们能从古籍中汲取智慧,反思治国之道,甚好。为君者,既要胸襟广阔,又要谨慎决断,你们二人都需铭记于心。”
宜修轻叹一声,满目温情,“看到你们日渐成熟,学问日益增进,是额娘最大的安慰。但切莫忘了,身体亦是根本,不可太过劳心。”
随后,宜修吩咐宫人呈上笔墨纸砚,提议道:“既然两位阿哥有此心得,不妨各自书写一篇感想,既可练字,又能加深理解,如何?”
弘历与弘昼闻言,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随即欣然应允,各自伏案挥毫,宫室内一时静谧,只有笔尖摩擦纸张的细微声响,与窗外鸟鸣相和,别有一番意境。
田青元与宜修对视一笑,心中充满欣慰。
随着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景仁宫的琉璃瓦上,金辉流转,为这庄严的宫殿增添了几分温暖的色彩。宫人们轻手轻脚地布置着晚膳,菜肴陆续上桌,香气四溢。
“娘娘,晚膳已备,是否传膳?”
剪秋轻声询问,眼神中带着恭敬与细致。
宜修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田青元,温言道:“皇上,我们用膳吧。今日与孩子们相聚,又听了他们的学习心得,心情颇佳,相信这晚膳也会格外可口。”
田青元微笑应允,与宜修并肩走向膳桌。
两位阿哥弘历与弘昼也完成了各自的书写,小心翼翼地将作品收好,跟随帝后入座。
席间,宜修不时为田青元布菜,关心的话语夹杂在对孩子们的教导之间,展现出母仪天下的温柔与睿智。
弘历与弘昼也分享着近日在书房的趣闻,偶尔还穿插着对朝政浅显的理解与提问,田青元耐心解答,言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两人的厚望。
“父皇,儿臣听闻近日南方干旱严重,百姓生活艰难,儿臣想明日便向先生请教治旱之策,希望能为解决此事尽一份力。”
弘历突然提出干旱之事,显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野心。
弘昼略有遗憾的放下手中的筷子接口:“儿臣愿与兄长一同学习,共同为国分忧。”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