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贵人沈眉庄见状,不动声色地走到甄嬛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以示支持与慰藉。
太后乌雅氏洞悉华妃言辞中的冷嘲之意,却不露声色,只淡然一笑。
“华妃亦是后宫翘楚,性情刚烈,行事果决,哀家素来欣赏。然而,各花入各眼,皇上对莞常在的宠爱,自有其道理。你们同为后宫姐妹,当相互扶持,而非心生嫌隙,方能共保皇家安宁,不负圣恩。”
年世兰听罢,尽管心中不服,却不敢在太后面前表露,只得敛起锋芒。
微笑附和道:“太后所言极是,臣妾铭记于心。”
言语间,那股傲气虽被压制,却仍如潜流暗涌,难以消弭。
太后乌雅氏见状,深知年世兰性情难改,便不再多言,转而关心起其他嫔妃。
她目光转向沈眉庄,温和询问:“惠贵人近来可好?听闻你协理六宫,颇受赞誉。”
沈眉庄闻太后问及,即刻收敛心神,款款起身,恭敬回禀。
“谢太后挂念,嫔妾妾一切安好。协理六宫之事,皆赖皇上信任与皇后提点,嫔妾只是尽绵薄之力,不敢居功。”
宜修听罢,面露赞赏之色,接口称赞道。
“惠贵人处事稳重,公正无私,对宫务的料理确是井井有条,皇上对此亦是赞许有加。臣妾深感欣慰,有如此贤良淑德之人在侧,实乃后宫之幸,皇家之福。”
太后乌雅氏点点头,眼中流露出对沈眉庄的欣赏与信任。
目光随即转向曹贵人曹琴默,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想到未满周岁的孙女,她柔和地询问:“温宜公主近日可好?饮食起居是否安适?”
曹琴默见太后垂询,忙起身欠身,面带恭谨之色,回禀道。
“启禀太后,温宜公主近来身体康健,饮食调养得宜。嫔妾时常陪伴玩耍,她亦乐在其中,聪慧伶俐,颇得皇上疼爱。”
太后乌雅氏听闻温宜公主生活安好,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点头赞许道:“曹贵人亲力亲为,教养有方,温宜公主能在你膝下茁壮成长,实乃皇家之福。望你继续秉持慈母之心,严慈相济,将公主培养成知书达理、温婉贤淑的皇家秀。”
对于太后乌雅氏的肯定曹琴默感激涕零,言辞间尽是感谢。
“嫔妾定不负太后之厚望,倾尽全力,将温宜公主教育成人,以期她日后能为皇家增光添彩。”
直至日上三竿,太后示意时辰不早,独留皇后宜修一人用膳,众妃纷纷告退。
太后乌雅氏目光又落在了皇后宜修身上,那深邃的眼眸中透出的是历经沧桑后的睿智与洞察。
她徐徐开口,语重心长地说道:“宜修,你与皇帝同心协力,哀家看在眼里,颇感欣慰。然你肩负着协理内廷、抚育宗室、维系后宫和谐的重任。
后宫之大,嫔妃众多,其中人心各异,各有所求。
你身为六宫之主,既要公正无私,又要洞悉人心,方能维系宫闱和睦,确保皇家血脉繁盛,延续乌拉那拉氏一族的荣耀。”
宜修闻太后之言,神色庄重,虽她们姑侄在宫中身居高位,但肩负着爱新觉罗和乌拉那拉两族的荣耀,亦深感责任重大。
她知太后所言字字千钧,既是寄予厚望,又是警醒鞭策。
于是恭谨回道:“皇额娘教诲,臣妾铭记肺腑。协理内廷、抚育宗室、维系后宫和谐,此乃臣妾身为皇后之责,臣妾必当竭力而为,不负太后与皇上之托付。”
太后乌雅氏满意地点点头,继而语重心长地劝说。
“宜修,皇家子嗣乃国之根本,你作为皇后,更应重视嫔妃们的生育之事。无论谁诞下龙裔,你都是嫡母”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