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来宁远的时候,宋阳心中还颇有些怨气,但当他真正干上一段时间后才发现。
自己这所谓的宁远知县,也就是个管仓库的。
没办法,宁远这种地方,根本没有百姓,全都是军户。
既然是军户,就要听从军官们的调遣,有什么事也是找军官解决,和他关系不大。
而就算有些文书下发过来,也轮不到他看。
因为他上面还有个孙高阳在,这位辽东巡抚兼任辽东经略,可谓是军政一手抓,而且两方面的能力都极强,根本不需要帮忙。
于是,宋阳在这最大的任务,就是清点宁远的府库,保证军饷、粮草的供应。
刚开始的时候,他满腹牢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
可后来和孙高阳熟稔之后,他慢慢意识到,这辽东他是真的来对了。
孙高阳不是严党,也不是那种认钱不认人的主,与之相反,他非常重视个人的才能,也敢于提拔那些出身贫寒,但却极有能力的人。
辽东很多将领,都是他从小兵,一点点提拔上来了。
宋阳这个二甲前十的进士,自然也吸引了孙高阳的注意。
二人几番交谈之后,宋阳便认了孙高阳为师,如今他也算是有靠山的主了!
听到老师的打趣,宋阳摇头道:“不怕,若能为国捐躯,也不枉此生!”
孙高阳闻言大笑:“哈哈!好好好!能有此想法,我大周何愁不能昌盛?”
看着眼前笑容满面的老师,宋阳脸上闪过一抹犹豫,他的这点小眼神,自是逃不过孙高阳的法眼。
“怎么?还有疑虑?”孙高阳问道。
宋阳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这边,便低声问道:“老师,我军不善野战,若朝廷派遣援军到来,八旗军主动出击偷袭,他们怕是要吃亏!”
“而我们城中只有四万兵力,据城而守尚可,若出城和贼军决战,怕是会人城皆失啊!”
听到学生的担忧,孙高阳脸上的笑容也缓缓收敛了起来,他沉声说道:“这个我知道。”
“您知道?那您还……”宋阳更为不解。
孙高阳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军野战不如贼军不假,但也要看是谁指挥!”
“此时朝廷能前来支援宁远的不外乎二人,一个是杨浦,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于廷益。”
“他们两个的才能不在我之下,定也知道这一点,只是不知他们会以何种方法应对。”
“但不管怎么说,我等都要做好出战的准备,若一味等待他人救援,倒不如之前便将城丢了逃回山海关呢!”
宋阳恍然大悟,他恭恭敬敬的给孙高阳施了一礼道:“谢老师,学生受教了!”
孙高阳亦是微微点头:“嗯!知道就好,吏部给你个县令干,你也无需妄自菲薄,我之前也当过县令呢!”
说到这,孙高阳的脸上,又恢复了自信的笑容。
宋阳点头称是。
辽东,高岭镇!
俞大同审视着正在建造营地的士兵们,沉声说道:“都听着,贼军随时都有可能前来偷袭。”
“壕沟、拒鹿、陷马坑全都给我照着最好的弄,若弄不好,那今天晚上大家伙的脑袋就有可能搬家!”
“都知道了吗?”
周围的士兵们回应道:“知道了!”
这些士兵全都是大周的精锐部队,其中还有不少从山海关抽调来的辽东军,他们自是不会犯一般的错误。
巡视一圈确定没什么差错后,俞大同便向着中央的营帐走去。
作为曾经的鲁州总兵,俞大同先是被借调去了宣府打蒙古,打完蒙古他麾下的士兵们回到了鲁州,而他自己则被调派到了辽东,开始和女真的八旗军干仗。
这一年时间,他大大小小也和八旗军打过几场遭遇战,结果自然是输多胜少。
不过倒也没人笑话他,毕竟能和八旗军野战的将领,放眼整个大周也屈指可数。
如今宁远被包围,应上级指示,俞大同也带着自己麾下的兵卒,一同前去解救。
回到营帐之内,俞大同上前道:“杨大人,营寨已经扎的七七八八了,天黑之前定能完成!”
杨浦捻了捻自己的胡子道:“嗯!不错!”
“对了,咱们每天就走这么点路,还要扎营拔营的,
俞大同连连摆手:“他们哪里会有怨言,这些兵卒,巴不得咱们稳妥点好!”
杨浦闻言也是一笑:“没怨言就好,想要以弱胜强,士气最为重要,若士兵们有怨言,定要及时开解,知道了吗?”
“是!大人!”俞大同应声道。
步兵和骑兵野战败则大败,胜则小胜,没办法机动性和冲击力在哪。
就算凭借长枪阵顶住了骑兵的冲锋,但骑兵掉头就走,步兵想要追四个马蹄却也是不可能的。
而行军时就更加讲究了。
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骑兵偷袭,大军当即便会沦为待宰的羔羊,任人屠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