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被排除在UCDI协议之外,生产出的PC产品,未来无法和其他主流硬件兼容,也就是说,没法融入后续的电脑行业,而碳基芯片也将失去大部分海外市场,只能转去做国内企业的订单。
销量受限,就会让碳基芯片的规模发展不起来。
芯片产业,就是一个要依靠规模来降低成本的行业,因为硬件投资太大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芯片工厂前期投资和研发、运营成本,每年按照300亿计算,如果因为制裁,白帝公司一年只能生产1个芯片,那么这颗芯片的成本近似估算为300亿。
如果白帝芯片出货量在年均1亿片,成本就摊薄到了300元一颗,这有着天堑般的巨大差距。
所以订单越多,这芯片就越便宜,如今在被限制后,碳基芯片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就算是投放市场,失去了价格优势,依然无法和国外芯片业巨头竞争。
英特尔这招釜底抽薪非常毒辣,镁国那边一定有高人指点,现在无论是政策还是舆论,都对白帝芯片产业非常不利。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芯片就是新时代的上甘岭,不能退缩,白帝公司必须要继续走下去,否则这一战失败了,就将是白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了。
周阳在会议上,请各位专家多想办法,研究如何破局。
一个专家提议,现在即便被制裁,别家企业没法替他们代工,不过白帝还是自己可以生产碳基芯片,只要能拉来大量的国内订单,那么也能生存下去。
至于电脑零售行业,实在不行放弃也没有什么,其他方面有销量就行。
“销量……”
周阳把这条关键破局方案给记下来,然后让其他人接着说。
部里的指导人员发言,他们可以协调国内的芯片订单,都由白帝来供货,但是有个问题,国内芯片订单量将非常大,在没有其他企业帮助下,白帝靠自己生产,能来得及吗?
如果来不及,那么订单外流,到时候还是不行,起不到摊平成本的作用。
产量,就成了摆在白帝芯片公司面前的难题。
如今被制裁限制,别的企业不能帮忙,光靠白帝自己,芯片生产全部国产化,这相当的难。
就算是外国的芯片业巨头,也会靠其他晶圆厂来帮忙生产芯片,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完成整个芯片产业链,所以白帝遇到的难度是空前的。
外国制裁,白帝没订单,现在部里给协调订单,白帝又接不下来,这就头疼了。
“等等,现在的难题,就是产量问题是吧?”
周阳突然问道。
“是的,”一个专家答道,“按照目前的设备生产效率,即便有大订单,碳基芯片的产能也会不足。”
看到专家都是一脸愁容,周阳却笑了。
这一笑,把大家都给整不会了。
要是放在三国演义里,其他人绝对会问“丞相何故发笑?”
周阳笑的是,不就一个提升芯片产量的方案么,他坐拥超级工厂系统,还怕这点难题?
于是他现场就打开了系统的图纸超市,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先进的生产方案。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周阳发现了一个天才方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