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等人叹服,表示师父说的太对了。
新的话本水的很快,毕竟李云泽向来都是以快著称。
出来之后迅速誊抄,那么多的学子一人抄一份,很快就能弄出数千份来。
吴军退兵了,退出了楚国的国境返回吴国。
楚王身上是穿着铠甲的,而且楚王的铠甲必然是全楚国最好的。
很明显,伍子胥口吐芬芳的技能很差,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
不过好在他手上没停,鞭子一下接一下的抽在楚王的尸首上。
这个理由肯定是说得过去。
可楚国的体量太大了,而且太子已经成功逃了出去,并且继位成了楚王,打出旗号集结各地人马开始反扑。
这两个超级大国若是失去了平衡,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那都是灭顶之灾。
消息传到鲁国,李云泽当即向子路等人表示“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随着伍子胥下达命令,吴军毫不犹豫的列阵上前,与楚军厮杀。
位于天下之中的晋国,向来都是各国的心腹大患,是各国最为畏惧的对手。
《伍子胥一夜白头,鞭尸复仇》的话本迅速风靡天下,配上最近楚国与吴国的大战,更是让无数人为之好奇追捧。
管你什么战术计谋的,见着敌人直接冲上去就干!
完全就是硬碰硬的以命换命。
可来助拳的秦国,却是撤走了。
这等战略格局,随便看看就能得出结论来。
晋国之所以一直没能灭掉秦国,最大的根源不是什么函谷关,而是老秦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拼到底的意志。
被晋国打败,楚国人愿意认,毕竟人家是天下
伍子胥宣泄怒火,非但没起到什么用处,反倒是将青铜剑都给折了。
原因很简单,话本传入楚国之后,各地反扑的楚军,全都打出了为楚王报仇,干掉伍子胥的旗号来。
楚军别无选择,人家都不接受投降,那就只能是拼命了。
李云泽觉得很有趣,可伍子胥却是觉得是在坑他。
身为一位资深的文学搬运工,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古文研究者,李云泽很是自然的就能够写出符合这个时代阅读标准的故事来。
可消息传到李云泽这儿,他对弟子们一针见血的表示“秦国相助楚国,真实的目的在于使楚牵制晋国,分担秦国的压力。而不是为了楚国扩张势力。”
你报仇就报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都能理解,甚至还称赞你一声英雄。
若是楚国被晋国支持的吴国灭了,那对秦国来说压力太大,所以借着帮助外孙的名头出兵相助复国。
孙武带着吴军与秦国援军大战一场,结果虽然逼退了秦军,可吴军的损失却是很大。
李云泽毕竟是久经朝堂的考验,经验何其丰富。
若是孙武在这里,会劝说伍子胥‘将不因怒兴兵。’
‘啷!’
四周围观的吴军将士,看着早已经不成人形的楚王尸首,那真是神色各异。
“狗杂!”
他仰头看向了天空,悲戚哭号“父亲~~~兄长~~~我报仇了~~~”
与那些不要命的老秦人拼命,没有丝毫意义。
“畜生!”
伍子胥觉得挺至于的,而且还觉得没宣泄够。
看着手中只剩下半截的短剑,伍子胥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楚国贵族们,打心底里瞧不起吴国,自然不会投靠过去。
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只能是逼着对面拼死一搏,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
楚人对伍子胥的仇恨,甚至超过了对吴王的仇恨。
所以影视剧里那些穿越春秋战国,却吟唐诗作宋赋的,笑笑就行了,无需当真。
如果说之前伍子胥还能保持最后一丝的理智,那此时的他直接就是进入了疯狂状态。
现代世界的那些小说若是拿到这个时代来,古人们压根就看不懂,必须得用这个时代约定俗成的阅读标准转换方可。
片刻之后,他猛然将手中的断剑砸在了地上“就连你都来欺负我?!”
可你却鞭尸?而且还烧宗庙,掘祖坟这就不能忍了啊。
稍稍休息了一会,他就带队往楚都而去,他要焚了楚国的宗庙,掘了历代楚王的祖坟!
失去了秦国的强援,被吴国打的满头包,失血严重的楚国,难以独自发动攻击。
可差点国破家亡的仇恨又不能不报,所以楚国的聪明人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
他们选择资助位于吴国南方的越国,发起了一场代理人战争,去牵制与消耗吴国,从而给楚国舔伤口的机会。
吴楚争霸就此暂时落下了帷幕,随之而来的,则是吴越争霸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